兴文化工程丨访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超文:筑牢根基 培塑河洛文化研究品牌

兴文化工程丨访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超文:筑牢根基 培塑河洛文化研究品牌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05-27 16: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和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

5月21日,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超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河洛文化、夏文化、石窟文化等为研究重点,着力塑造河洛文化研究品牌,持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文化根基。

“为了更好推动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洛阳坚持统筹推进,建立工作机制,打造研究平台,加强队伍力量,着力形成工作合力。”徐超文说,洛阳市委高度重视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成立洛阳市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专门工作班子,印发《洛阳市关于深化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传播工作的实施方案》《洛阳兴文化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健全推进兴文化工程的工作体系和制度保障,推动工作落实。

同时,成立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筹建夏商文明考古研究中心,组建洛阳市考古研究院,重组龙门石窟研究院,加强与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不断增强文化研究阐释工作力量。

“洛阳文化底蕴厚重,做好文化研究阐释工作,需要理清历史脉络,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徐超文说。

坚持品牌化建设、一体化谋划、项目化推进,深入开展河洛文化研究。建立当代发展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文献典籍研究“数据库”,用好“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围绕历史文化专题、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历史文化遗存等开展河洛文化研究。先后推出“黄河文明与河洛文化丛书”、《最早的中国》(英文版)、《河洛文化论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周鼎凯 摄

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二里头遗址等夏文化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承办世界古都论坛、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学术座谈会、二里头文化研究青年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编纂出版《图说最早中国》《二里头知多少》等夏文化普及性读物,积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夏文化研究品牌。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保护优先、科技赋能,持续开展石窟寺研究。建立健全信息资料数据库,运用新技术、新方式,开创新时代“数据聚合”的流散文物保护利用“龙门模式”,积极打造“龙门石窟文库”出版品牌,出版了《龙门百年》《龙门石窟研究院藏文物聚珍:石刻卷》等30余种图书。

徐超文介绍,为了推动研究阐释成果的广泛传播和转化利用,洛阳市着力打造“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发展“穿越式”汉服经济,策划推出“博物馆奇妙夜”“寻迹洛神赋”等沉浸式文旅产品,开展“东方博物馆之都”等全媒体直播活动,以文化为核心的洛阳文旅火爆“出圈”,让历史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徐超文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增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在提升文化研究阐释的思想内涵上下功夫,在推动研究成果的传播力影响力上下功夫,积极打造兴文化工程精品项目,为新时代中原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洛阳贡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