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城市新区,基本都是在主城区周边。但是,河南新乡的城市新区,也就是平原新区(现在更名为“平原示范区”),距离新乡主城区约四十公里,毗邻黄河,与郑州一桥之隔、隔河相望。
这是当年新乡市在中原崛起和郑州都市圈发展之大战略下,积极主动对接省会郑州、推动“郑新一体化”建设的高屋建瓴之举。
2003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提出了郑州市“东扩北移,跨河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随后,郑州东区开始强势崛起。与此同时,新乡市开始谋划在黄河北岸高标准建设新乡平原示范区。2010年左右提出,平原示范区要“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到2020年,平原示范区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与物流中心,成为汇聚高端人才的宜居生态新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积极呼应省会郑州市的“北联”,平原示范区十多年奋进不止,如今,已初具规模、芳容初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国城市新区、经济开发区等面临改革创新的任务,这为平原示范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怎样抉择、如何进退,不仅事关新乡发展,也影响到郑州大都市圈建设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乃至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
路该如何走?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从“雄心万丈”到“虎落平阳”
“黄金三角,三市交汇”。平原示范区位于黄河大桥以北,与郑州一河之隔,三桥相连,互为呼应。距郑州市中心火车站20公里、新乡市中心45公里、焦作市中心35公里,居三市交汇中心。京广高铁、郑新城际轻轨、京港澳高速、郑焦晋高速、107国道、311省道等多条交通干线穿境而过,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乡与郑州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是豫北地区联系郑州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辐射豫北的“桥头堡”。
这样的“黄金三角”,当时在中部崛起、郑州都市圈发展等政策优势的大背景下,想不发展,都难!
2010年2月22日,新乡平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获省政府通过。平原新区是河南省继郑州、洛阳、开封之后,获准批建的第四个新区,新区管委会为副厅级,着力打造河南经济新的增长极。
2014年初,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88平方公里)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
时光荏苒,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画上句号,平原示范区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面临人气不旺、产业不足、教育医疗资源滞后等情况,和当年规划、设想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不乏有来自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在于一个时期的决策层思想不解放、决策不果断等深层次原因,致使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
随着城市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强力快速推进,曾经雄心万丈的“黄金三角”,不得不面对现实:其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很多人担心:这么好的区域,若再耽误若干年,再没有高端政策和果断决策的加持,无疑这个“黄金三角”即将虎落平阳,“泯然众人矣”!
那么,方向在哪里?
(二)交通先行:与省会的无缝衔接便捷换乘刻不容缓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新乡举全市之力彻底打通跨河交通,实现交通的一体化,无疑是决定平原示范区生死存亡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招,是呼应和助力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也正是新乡市远离主城建新城的初衷。
产业发展、项目带动、科技新城、生态宜居……这些美妙的发展前景,离开了与郑州交通的无缝衔接,基本沦为空谈。毕竟,郑州发展还处于吸纳阶段,南部港区更是强势崛起。当前,郑州与开封同城化、郑州与许昌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度日益提升,在这种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时代,新乡市怎样才能崭露头角,毋庸置疑,将交通彻底融入郑州,实现郑州与新乡便捷换乘,让两地居民方便出行、乐于出行,才是推进郑新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才是硬道理!
当初之所以在远离新乡主城区建设新城,就是以缩短交通距离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毋庸置疑,经过十多年发展,经过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数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平原示范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发展机遇最为关键的时期,部分领导在彻底打通交通这个“牛鼻子”问题上有些瞻前顾后、推进缓慢。“担心”就会犹豫,“犹豫”错失机遇。《河南日报》在重要版面曾经连续发出《城势》系列报道,曾明确提出“郑新融城新区要做排头兵,平原示范区要尽快融入省会、交通先行是必由之路”的呼吁。
花香蝶自来。黄河北岸,生态宜居,只要将交通真正融入郑州发展,相信名校、名医院、高新技术产业、高端人才等,将纷至沓来。
伟业必艰。新乡与郑州之间交通的大融入,从政策到资金,从协调到落实,投入和付出肯定是巨大的,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但是这个百年甚至千年大计,势必将带动新乡甚至整个豫北的跨越发展。敢为前人所不敢为,再大的投入,再难的攻坚,必被后人称道点赞,必将载入发展史册。一定要算清楚投入产出这个“大账”。
机遇曾经失去。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若能交通融入,必能起死回生。
(三)顶层设计:新发展呼唤更高层面的协调定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在平原示范区采访中,很多在示范区居住、在郑州工作的居民,都有同样的感慨。
“见苗浇水,因材施教”。好苗子,需要培育;再优秀的学生,也需要精心培养。平原示范区经过几届领导班子的接续奋斗,发展至今,成绩来之不易。目前,“苗子”基本长到了“半腰”,发展优势凸显。此时,作为尚处于“少年”、等待进一步成长发育的平原示范区,在开发区和城市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下一步的发展,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更高层面决策者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黄金三角”,豫北门户,三市交界。区位优势突出的平原示范区,早已成长为推动郑州都市圈发展、助力中原崛起的“杠杆支点”,此时,若能在省级层面成立协调发展工作专班,全面调研,深入思考,持续推动,久久为功,黄河北岸必将为中原崛起带来“丰厚回报”,省会郑州“跨河发展”的梦想也将走进现实。届时,河南省南有航空港区这一产业新城,北有平原示范区这一宜居宝地,南北两翼,遥相呼应,一个完美的省会都市圈,呼之欲出。流淌万年的母亲河,也会为“一桥飞架南北”等高屋建瓴之举,露出笑容、为之欣慰。
我们相信,为了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了中部崛起的美好明天,各级管理部门将进一步高站位、观大势,从多个层面提供更高更好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母亲河畔的这座新区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一定也不会辜负母亲河和世人的关注,倾尽心力把这座新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人们期待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