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骨干培训班近日在新密成功举办。全市各开发区、区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主管部门非遗工作负责人、非遗中心主任及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百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课程紧扣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前沿动态与实践需求,内容充实,针对性强。特邀河南省艺术创作研究院非遗部主任葛磊、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薛峰、联通数字郑州研究院院长边防、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桂玲等业内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河南非遗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文旅融合产品体系开发和爆品打造”“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非遗数字化传播与保护”以及“非遗传承人的使命与担当”等专题进行授课。课程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既解读了非遗保护的政策方向与行业趋势,又分享了数字化传播、文创开发等领域的成功案例,为学员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培训期间,还组织了分组讨论和经验交流活动。与会学员围绕非遗传承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实践、文创产品开发与市场对接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深入交流。管理干部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沟通、点对点探讨,共享各地实践经验,共商创新发展思路,有效促进了行政推动力量与民间传承力量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非遗创新发展的新灵感、新思路。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班期间还为评选出的“非遗年度人物”举行了证书颁发仪式,激励广大传承人见贤思齐,奋发作为。
此次活动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承办。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内容务实、组织周密、收获丰硕。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掌握了新方法,增强了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非遗工作者与传承人的业务素养与创新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为擦亮郑州非遗名片、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记者:史宝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