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创新推出的“码上营商”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以一枚枚小小二维码为载体,重塑政府与企业互动模式,让执法检查更规范、政企沟通更顺畅,为县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注入强劲数字动力。
“过去各类执法检查频繁,甚至出现‘未批先查’,企业应对压力大。现在执法人员上门先‘扫码打卡’,检查事项、法律依据、工作人员一目了然,我们生产经营更安心了。”台前县海源化工企业负责人王合庆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企业的共同心声。
这一转变源于台前县督查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关切的创新实践。该县为开发区600余家企业配备专属二维码,执法人员入企前必须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登记,明确检查内容、法律依据及人员信息,未经登记严禁入内,从源头杜绝“随意检查”等不规范行为。执法结束后30天内,检查结果需上传平台接受程序合规性审查,企业还可通过同一平台对执法态度、程序规范性等进行“码上评议”,形成“登记—检查—上传—评议”的完整闭环。“平台就像给执法检查装上了‘导航仪’和‘记录仪’,既约束了执法行为,也赢得了企业信任。”台前县督查服务中心主任都景杰表示。为保障制度落地,当地已组织21家执法单位的28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并为130余家企业提供平台操作指导。
除规范涉企执法外,“码上营商”平台更搭建起政企沟通“数字桥梁”。台前县将企业满意度调查融入“百企评局长、千人评百岗”活动,设计涵盖执法公平、服务主动性、政务便利度、政策兑现等核心维度的电子问卷,生成评议二维码并通过政务大厅、公众号、户外大屏等多渠道推广。工作人员深入126家企业现场引导参与,确保真实捕捉企业诉求。
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并非“石沉大海”。县督查服务中心建立半月反馈机制,对问题汇总梳理、交办整改,并依托《问政台前》《民生零距离》等栏目公开回应突出问题,形成“发现—反馈—解决—问效”的全流程闭环。今年以来,平台已回收有效问卷2600余份,梳理反馈问题46条,涉及22家单位,所有问题均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对账销号,已印发督查专报7期。
一枚二维码,扫出执法规范透明,扫出政企沟通零距离。台前县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用智慧化手段破解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彰显了当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智慧。(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锋钺 王传帅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