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铁隧道局与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启明号”(中铁1399号)在郑州下线。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大直径竖井装备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更将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接收井施工提供“智能利器”,为工程高效推进、安全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作为当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竖井掘进装备,“启明号”整机具备超大断面、超深水下开挖能力,开挖直径达24米,最大开挖深度达150米。设备创新采用双臂结构,集成开挖、出渣、导向等功能于一体,搭载了姿态调整、沉降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具备地质适应性强、导向姿态控制精度高、地层感知识别准等特性。
依托这些先进技术,“启明号”在软土、卵石、软岩、硬岩频变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有人值守、无人操作”高效掘进,显著提升了竖井施工的自动化水平,更成功破解了竖井掘进机水下作业“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准、控不住”的技术难题,有效消除了施工人员在竖井开挖高危作业环境下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竖井施工的效率、质量与安全性。
“传统盾构始发接收井,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做围护,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随挖进行支撑,开挖后进行结构施工,存在工期长、投资高、安全风险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诸多问题。” 中铁隧道局崇太长江隧道项目经理许维青介绍。
“相较于传统竖井施工,“启明号”通过机械自主开挖,同步装配结构,实现深井作业“井下无人化,井上少人化”,大幅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降低施工风险,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竖井施工提供有力支撑。”中铁装备技术中心工程师齐志冲介绍。
中铁隧道局崇太长江隧道项目设备副经理王燚表示,“启明号”在安全保障方面,从“提速”与“避险”两大核心需求出发,为崇太长江隧道这类高难度工程破解了施工难题。
据悉,该设备不仅将极大提升盾构工作井、通风井的施工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更将为我国重大隧道工程施工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 史宝银 齐馨 | 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