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法学院三学子拾金不昧暖人心

河南大学法学院三学子拾金不昧暖人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31 16: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河南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马佳雯、马力源和张怡同学趁着周六相约前往开封“万岁山”游玩,希望借此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当她们逛到景区的“仙侠广场”附近时,发现地上有一条大约13g的足金项链。

意识到失主可能十分焦急,三人顿时无心继续游玩,决定在原地等待失主。在酷暑烈日下,她们等待了近三小时,天色渐晚,失主却始终没有出现。由于项链已经断裂,m扣等小部件琐碎,为防止丢失,她们经过协商,决定先回宿舍,用专门的小盒子将项链妥善保存,同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捡到项链的信息,期望能尽快联系到失主。​

第二天中午,在警方的积极协助下,失主终于联系上了三位同学。不到十分钟,警察便开车带着失主来到了河南大学仁和公寓宿舍楼下。失主见到项链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这条项链是她与爱人的订婚礼物,承载着两人真挚的感情,意义非凡。将项链交至失主手上,三位同学配合警方登记信息后,瞬间感到为他人了结了一桩心事,如释重负。

“我是湖南邵阳人,周末专门带家人到河南开封旅游的,能遇到你们三位同学真的是我的幸运,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太高了!”失主激动地说。

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失主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送至河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她对学院的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老师们培养出如此品德高尚的学生,并希望这种善举能够在校园中继续发扬光大。“我也是一名教师,河南大学法学院教书育人的工作真的很成功,值得我学习!”失主赞誉满满。

面对赞誉,马佳雯、马力源、张怡三位同学表示:“作为河南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坚守公平正义是我们镌刻于心的信念。”她们感慨,警察高效的工作效率让失主在最短时间内寻回贵重物品,这一过程不仅让她们切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纯粹喜悦,更以实践印证了河南大学法学院“公平正义”的精神底色。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侯文慧)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