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瞰祖国丨郑州:“天地之中”焕新彩

天空之眼瞰祖国丨郑州:“天地之中”焕新彩

来源:新华网 2025-07-23 09: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3月31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拍摄的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郑州市火车站(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黄河郑州段(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河南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2022年5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位于黄河郑州段河畔的炎黄二帝像(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郑州龙湖金融岛(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郑州市北龙湖湿地公园一隅(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郑州市二七广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郑州市二七纪念塔(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郑州市中原福塔(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4月15日,X8003次中欧班列(郑州)停靠在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郑州东站(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无人机照片)。

郑州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居华夏腹地,史谓“天地之中”。郑州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及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自东向西俯瞰郑州市区,郑州东站、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等地标性建筑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与现代气息,讲述着郑州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工作中不断奋进,在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将在郑州市举行,届时郑州将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