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主办的“探源早期中国”公益考古研学项目正式拉开帷幕,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转化在公众教育领域迈入全新阶段。该项目相关报名通道将于4月20日晚正式关闭。
此项目作为首个系统性串联中原早期文明遗址群的公益考古研学活动,得到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并由洛阳古都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专业承办。其旨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帮助热爱人文历史的公众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
活动时间定于5月19日至6月1日 ,亮点纷呈。参与者将实地探访贾湖遗址、仰韶遗址、双槐树遗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等中华早期文明遗址,近距离触摸早期中国文明脉络,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的奥秘。
在研学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许宏将担任班主任。学员们将以“文明探源”为核心,以考古遗址为课堂,在专家引领下,从遗址介绍、重要意义、文明脉络等多维度开展学习调研、实地考察与成果路演。活动结束后,学员还将获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颁发的实践证书。
此外,参与者还能沉浸式参与陶艺制作、绿松石铜牌饰镶嵌等传统工艺,感受古人智慧与匠心;通过体验洛阳水席菜式制作,体会古今饮食文化的传承与连接。
整个研学日程安排丰富合理。5月19日至22日为形成期,参与者抵达洛阳后参加开营仪式、接受任务发布,在专家导览下初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通过真人图书馆与考古专家对话,走访二里头遗址等地,参与专题报告与纪录片拍摄指导,还能体验制作传统水席菜式与绿松石铜牌饰镶嵌。5月23日至30日为风暴期,深入探访河南博物院、苏羊遗址等多地,开展学术座谈,从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众多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的漫长历程。此次“探源早期中国”公益考古研学项目,致力于让文明密码走出学术报告,走进公众生活。主办方呼吁,只要对文明心怀敬意与热爱,公众可即刻关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官方公众号递交申请,共赴这场今夏从二里头出发的文明探秘之旅。
(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锋钺 孙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