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在当今时代,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认知与理解,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文化自信以及健康生活理念的重要途径。”1月16日,出席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陶蕾说。
她说,河南省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众多的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名医故里等。
她指出,当前,中医药教学研学在河南省青少年中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未形成全面、系统、深入的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
1、学校教育层面:中医药知识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比极少,多为零散的知识点,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教师队伍,导致学生对中医药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其理论和实践体系。
2、研学活动层面:虽然河南省有丰富的中医药研学资源,但针对青少年的研学活动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以参观为主,学生参与度和体验感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社会认知层面:部分家长和青少年对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受现代医学观念的影响,更倾向于关注现代医学知识,对中医药教学研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愿不高。
她建议:1、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青少年中医药教学研学,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2、建立一批中医药教学研学基地,为青少年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
3、 培养一支专业的中医药教学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4、通过中医药教学研学,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健康意识。(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记者 史宝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