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助农增收,“栾川印象”让3毛一斤的柿子卖到6元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助农增收,“栾川印象”让3毛一斤的柿子卖到6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28 19: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28日电(记者 史宝银 彭超) 曾经一斤只能卖3毛钱的柿子,如今收购价已经到了6元,这是河南栾川县“栾川印象”农产品区域品牌打造为当地农民增收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之一。

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无数的山珍特产虽品质优良却一直滞销难卖。为摆脱这一困境,2017年栾川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农产品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了“栾川印象”农产品区域品牌,将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实现促农增收。

据“栾川印象”品牌运营方、洛阳市川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冬阁介绍,经过7年运营,如今的“栾川印象”已开发了以高山玉米为代表的高山杂粮类,以香菇、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类,以板栗、核桃为代表的休闲即食类,以茵陈、金银花为代表的中药材类等四大类目150余款优质特色农产品。

吴冬阁说,以柿子为例,栾川盛产柿子,但村民们以往多是将其做成柿饼售卖,售价不高。通过“栾川印象”品牌创建,已开发出7款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柿子醋、柿精华焕颜霜等,当地柿子的价格也随之大幅攀升。

“我们对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定价销售,让栾川农产品集体穿上区域品牌的外衣,呈现出强大的溢价力。2023年‘栾川印象’品牌实现产值1.8亿元。”她说。

据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卫伊峰介绍,“栾川印象”品牌创建以来,积极推行“品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助农模式,从产品溢价、扩大就业、扶持创业等方面对农户进行精准帮扶。

目前,“栾川印象”已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线23条,辐射形成高山玉米、食用菌、山茱萸、连翘、蕙兰、特色林果等规模化产业基地,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余户群众实现增收。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