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把思政课“搬”进历史深处

信阳师范大学:把思政课“搬”进历史深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4 14: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3日,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百人师生深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及多处红色遗址,开启了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的新篇章。

“步入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李岩松激动地分享,在这里,不再是冷冰冰的展品堆砌,而是化身为鲜活的历史讲台,让原本抽象的思政理论在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中焕发生机,使我们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悟信仰的力量。

“学院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勇于探索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訾其伦表示,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心灵的触动。我们通过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学生在红色文化中浸润,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据了解,该学院精心策划,巧妙地将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社区服务的真实体验等多维度元素融入思政课程,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思政课”体系。学生们在探访红四方面军旧址、丁李湾等地时,不仅重温了革命历史,更亲眼见证了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宝峰说,思政课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石。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为学生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激励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近年来,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打破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做活新生入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创新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让课堂“活”了起来。

思政课,如今已作为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能够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激发斗志,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正确把握人生的航向。

此次户外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走出了教室,更让他们走进了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在亲身体验中,学生们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愈发强烈。(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锋钺 王超)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