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教育艺术团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大放异彩

郑州市郑东新区教育艺术团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大放异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0 17: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育艺术团的40多名学生,在第77届爱丁堡艺术节进行了“中国文化青少年演出专场”的演出。这次演出,是爱丁堡艺术节百年历史中,迎来的第一个来自中国教育系统官方组织的青少年艺术团,也是河南省第一个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的官方青少年艺术团。

据悉,应国乐大师方锦龙提议,受爱丁堡艺术节官方组委会邀请,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联合河南广电,组建了2024年爱丁堡艺术节郑东新区教育艺术团。艺术团由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郑东新区康宁小学等学校学生组成,共演出18个节目,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在8月9日的演出中,李秋漫的《琵琶行》、吴炳岐的傣族独舞、郭郑灵漪的《梨花又开放》等节目,均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特别是总导演兼主持人李佳琪的《梨花颂》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展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京剧表演和中国舞蹈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孩子们的演出极具魅力。”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珍尼·爱丽丝·费尔德表示。

来自爱尔兰的游客李维斯·叶斯顿·乔治一家在观看演出后表示:“演出充满了异国风情,音乐和舞蹈都非常优美,激发了我们对中国的向往。”

马来西亚裔英籍华侨李贵芬女士在观看完整场演出后感慨:“虽然我未曾踏足中国,但我的根在那里。孩子们的演出让我感受到了血脉中的文化共鸣。”

爱丁堡城市残疾人公益组织负责人伊丽莎白·珍尼对孩子们的表演赞不绝口,并代表组织对艺术团的募捐表示感谢。

爱丁堡斯托克布里奇剧场团队对艺术团的表演表示高度评价,并期待来年再次邀请中国青少年参与艺术节。

据介绍,本次演出不仅是艺术展示,也是一次公益募捐活动。艺术团的学生们通过与国际观众的互动,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在推广演出的过程中,体验了突破自我、增强自信的过程。学生们表示,能够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舞台,感到无比自豪。

在这个环节中,来自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的高于晴、孟彦彤、魏时田、王嘉懿、王雅鱼几位同学,有深刻的感受。

“原来我的英语不敢说,这次老师给我讲解后,带着向各国友人介绍我们的演出的使命,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发现没有那么难,自信心大大增长,这是一次突破自我的经历。”高于晴兴奋的向带队老师张曼讲述。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当外国人接受我们邀请,去观看我们演出的那一刻,我觉得特别自豪,特别骄傲。这是我们10后中国孩子的演出,我们把中国文化带到了世界舞台。”孟彦彤、魏时田她们纷纷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收获。

本次活动总策划,河南影视集团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徐宁强调,艺术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通过艺术节这样的国际平台,可以增进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了解。

本次演出的艺术总监张宥慈表示,参与世界三大艺术节对于孩子们和个人都是难得的机会,有助于青少年树立国际化视野。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张曼介绍了学生们在英国的行程,包括访问多所世界名校、参与文化活动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本次赴英活动总策划王超总结说,教育国际化和沉浸式国际交换生项目是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的创新举措,对青少年形成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陈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