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毕业答辩,只因洛阳理工学院学子为广东10岁患儿送去生命的“种子”

推迟毕业答辩,只因洛阳理工学院学子为广东10岁患儿送去生命的“种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13:2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13: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毕业答辩可以推迟,救人的事不能等。”5月20日,在洛阳市中心医院,洛阳理工学院学生郭佳伟成功捐献25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广东的10岁血液病患儿送去生命的“种子”。

学校老师和同学来看望郭佳伟

22岁的郭佳伟是内蒙古赤峰人,目前在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读大四。2023年2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4月,郭佳伟接到洛阳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当即同意捐献。可是,在激动和欣喜之余,他也有一些担忧。

原来,红十字会通知的捐献时间是5月20日,而郭佳伟所在院系通知的学生毕业答辩时间也是这一天。也就是说,如果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的毕业答辩要受影响,甚至可能因此影响毕业。

郭佳伟选择了救人,他向院系老师申请推迟答辩。“生命不能重来,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救他的人。”郭佳伟这样向老师解释申请推迟的原因。

郭佳伟的举动,得到了所在院系的全力支持。院系协调将其毕业答辩时间延期,为生命“让路”。与此同时,郭佳伟的善举也迅速在学校传开,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郭佳伟的母亲和姐姐从家乡赶来为其加油

5月20日8时,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开始。历时4小时35分钟,郭佳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也成为河南省第1380例、洛阳市第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希望这些‘生命种子’尽快在他体内‘生根发芽’,祝愿他早日康复。”郭佳伟说,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用博爱和奉献点燃生命的希望。(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凤岳 裴丹)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