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走进北京西单大街

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走进北京西单大街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2-21 13: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日前,北京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一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正式开展。

安阳体验区以“一脉相承·历史共传”为主题,通过宣传片讲解、文创产品实物呈现、传拓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安阳殷墟甲骨文及汉字在中华民族集体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历史见证等方面重要作用,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甲骨文的魅力,进一步感悟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2月20日的北京西单商圈内依旧车水马龙,在蒙藏学校旧址馆区东院体验区,屋外,数百年的历史盘桓在灰瓦红柱间,游客可在闹市中品味古韵。屋内,古老的甲骨文搬进体验区,让大家惊叹不已。

“真令人激动!今天在家门口看到古老的甲骨文和时代的结合,充满了创意。这种文化推广方式很棒,也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北京市民杜女士激动地说。

一位妈妈特地带着8岁的孩子参观,她说:“希望孩子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了解我们的汉字是怎么来的,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观众的互动性,安阳体验区从中国汉字文明的根源出发,通过甲骨文拓印、趣味演绎、公共艺术等多种创意性叙事表现方式,为大众构建逼真的甲骨文时代场景体验,感受“甲骨文+”的别样文化魅力。

在甲骨文拓印体验区,讲解员认真介绍拓印的方法,让甲骨文深厚的意蕴、优美的线条、隽永的历史滋养每一位游客的心灵。“今年是龙年,你们看,这是我们刚刚拓印好的甲骨文——龙字。”来自天津市的一位小学生兴高采烈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83岁的魏峰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安阳人,现为中国甲骨文艺术学会执行会长。老人在北京生活33年,得知家乡甲骨文在北京举办展览,专程前来参观。

“人们看到象形字有趣,却未必了解甲骨文的源流与发展。在西单热闹的商业区展出甲骨文,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安阳、了解传统文化。”魏峰说,作为安阳人他一直致力于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创作及学术研究。几十年来,他到过世界20余个国家开展甲骨文学术交流,既是对祖国文化瑰宝的敬仰,更是对家乡深情的厚爱。

伴随着轻快的乐声,大家循声望去,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安阳籍舞蹈老师尹涵翩翩起舞,一场即兴甲骨文舞蹈演绎,让古文字“活”了起来。

“甲骨文的象形字具有流畅的线条美,每个字几部分之间有语意动作上的联系,连贯地跳出来就能表达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尹涵说,多年来虽然在北京工作,但她依托安阳文化元素创作了很多舞蹈作品,今天能见到家乡的展览很激动,忍不住舞上一段,希望更多的游客能认识并了解甲骨文。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北京安阳企业家商会的20余名企业家来到现场一个名为“甲骨小仓颉”的IP形象展台。“甲骨小仓颉”头戴“甲骨”头饰,佩戴甲骨文“目”字眼镜,胸前是一片龟甲,脚踩埋着龟甲和牛骨的基座,完美诠释了甲骨文的特征。“甲骨小仓颉”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圈粉无数,大家一边参观一边拍照“打卡”。

“今年第一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项目1月18日启动,将持续至4月中旬,截至目前安阳体验区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其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也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安阳体验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安阳将会充分利用好此次轮展机会,让甲骨文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郝亚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