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勾勒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其重要成果应进行广泛科普与传播,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嵩山书院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常艳聚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在青少年和社会大众中进行科普与传播”进行提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20多年来,随着该工程的深入实施,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阐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和演进格局,实证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绵不绝、生生不息。
在常艳看来,目前,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大历史的了解,被消费主义消融,被商业运作渗透,影响了社会大众的历史信念。
为此,常艳建议,在对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学术研究的专业层面之外,应加强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有效利用和转化,在青少年和社会大众中进行科普与传播;应加强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打造内涵丰富、内容饱满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生态,让人们与历史更好地相遇。
具体而言,常艳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全面调研,摸清相关政策文件的可执行性情况,宣传传播内容制作机制、出版内容、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状况、青少年教育研学机制现状。通过调研明晰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如群众需求、博物馆制度之困,讲解员人才普遍缺失等),从而提出对策建议,解决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急需的社会问题。
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要文博单位、新闻媒体、各级学校、幼儿园、文化机构等在公共教育、大众传播和文化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讲好考古故事,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文物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更好地走向大众,贴近群众,教育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最后,建议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计划,鼓励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的文化创意项目的开展实施,电影、音乐、文学、艺术、短视频、情景剧等,鼓励年轻人参与创作。注重相关文化产品、文化现象级事件的二次传播。同时,投资建设公共数字科普平台,文明探源数字空间。通过社交媒体、数字平台等途径,传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文化精髓,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激扬文化自信。(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