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好‘一老一小’的手,从日常起居到触手可及的生活碎片场景,再到精神世界丰富,满足的是现实需求,看见的是未来可期。”
□本报评论员 于晴
10月23日是重阳节,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邀请70岁以上的老人吃重阳宴,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小酥肉、黄焖鸡、扣碗豆腐……年轻人齐上阵,烧菜、装盘、端菜,为70多位老人奉上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十大碗”。
“十大碗”菜色多样,营养均衡,吃起来软烂,符合老人们的饮食习惯。村干部的细心贴心,让老人们感到舒心又安心,而这样的细心贴心,源自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
与老人们拉家常,几番对话下来,了解愈发深入。99岁的老人唱戏表演,98岁的老人听戏捧场,老人们虽然都在一个村子,但由于年龄较大,平时见面少,这次重阳宴活动为他们提供了闲话家常的机会。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一些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写照。如何从物质提供、精神慰藉、日常照顾三方面,共同满足当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人们常说精神不老,人就不老。如今,精神需要已是老年人的强需求,不是弱需求,更不是锦上添花。不少老年人受限于代际生活习惯差异、表达能力、活动范围等因素,子女不在身边,年纪大了,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难题。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化解他们的所烦所忧,就要以老人之心为心,去悉心观察、发现与总结。在刘庵村的重阳宴上,老人祝瑞连乐坏了。平日里自己跟老伴在家,今天儿媳带着在城里上小学的孙子孙女回来,一起陪她吃重阳宴,浓浓的亲情在餐桌前弥漫。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省0—14岁人口近2300万,60岁以上人口近1800万,“一老一小”的照护问题值得格外重视。“一老一小一青壮”是我省民生工作的重点,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让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有了顶层设计,老百姓更看重的是具体落地。对此,河南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在许昌,手机成了“电子保姆”,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可一键下单,满足多元养老需求;抓住优化社区养老服务的“题眼”,在信阳,“一老一小”服务相互嵌套,社区服务中心配备户外健身区、老人大学堂、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老少同乐”是举办各类活动的核心……
牵好“一老一小”的手,从日常起居到触手可及的生活碎片场景,再到精神世界丰富,满足的是现实需求,看见的是未来可期。在刘庵村的重阳宴上,笔者听志愿者讲,老人最怕闲着,没人关注,村子举办尊老敬贤文明实践活动,也是满足老人的这层心理需求。其实,服务保障好老年人的生活,事不在大小,需要的是体贴周到。这种周到,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支持,更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慰藉。
(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