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游记”到“摆渡人”:在宁台胞谈“最大的收获”

题:从“环游记”到“摆渡人”:在宁台胞谈“最大的收获””  十余年在大陆就业、创业的经验,让郑文钦更为了解台胞的需求,也更知道如何与他们“契合”。

从“环游记”到“摆渡人”:在宁台胞谈“最大的收获”

来源: 中新网
2022-10-12 11: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南京10月11日电 题:从“环游记”到“摆渡人”:在宁台胞谈“最大的收获”

中新网记者 杨颜慈

从第一次来到大陆至今,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南京办事处主任郑文钦的足迹踏遍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从“创业达人”到“创业导师”,经他牵线,数十位台青台胞跨越海峡,赴陆筑梦圆梦。

2005年,郑文钦与朋友合伙在台湾从事两岸贸易的生意,主要负责大陆方面货品的采购。频繁的两岸往来,让他对大陆这片热土从陌生、到向往再到决定扎根。2007年,郑文钦正式踏上赴大陆就业、创业之路。

与选择直接创业的台青不同,郑文钦选择了先就业,以快速熟悉和融入大陆的环境。“2007年,我在大陆找到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但不久后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工作进展并不是特别顺利。尽管在经济危机中,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但我看到了大陆蓬勃的市场前景和消费活力。”

2009年起,郑文钦决定辞职创业。他先后在大陆多地投资过火锅店、奶茶店、贸易公司等,涉足多个行业和地区。“我的个性比较喜欢多元化的生活,只要是我觉得有兴趣,我认为有前景,我就会去尝试看看。”

正是因为在大陆多元的经历,让郑文钦更加了解大陆的市场和台胞的需求,为以后成为一名“摆渡人”打下了基础。

在大陆兜兜转转了多个地方后,郑文钦最后决定在南京扎根。2016年,郑文钦随团队来到南京。而这一次,郑文钦不仅精力聚焦于自身的创业,更用自身的经验成为了一名两岸创业者间的“沟通之桥”,为更多台青牵线,来到大陆创业就业。

“选择南京,有很多原因。首先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方便,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此外,南京的交通非常便捷。对于创业者来说,这里不仅配套齐全,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和创业成本没有那么高,是一个比较适合创业者落脚的地方。”郑文钦说。

对于在南京的扎根和发展,郑文钦认为当地台办提供了非常贴心的服务,这也是企业能够在当地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刚来南京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动摇的,但是当地台办非常贴心的服务,让我决定先留下来试试。譬如台办会及时告诉我们当地推出的一些惠及台胞的政策,为我们在当地的就医、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提供帮助,解决了后顾之忧。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台办会经常组织台胞聚会和两岸创业青年的活动,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也结交了许多业内的朋友,为我们企业无形之中拓展了有益的商业资源。”

对于目前的工作,他充满信心。“我目前在做的主要有两块:一个是台湾中华两岸交流协会江苏代表处的平台,主要做一些两岸经贸交流和项目对接的活动;另一块就是台青落地后的服务,比如把项目和人才引进后,后续的一些知识产权保护、融资等方面的需求,我也会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协调。”

十余年在大陆就业、创业的经验,让郑文钦更为了解台胞的需求,也更知道如何与他们“契合”。

在他看来,目前大陆处于从传统的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型过程。在这其中,两岸青年是有非常多的机遇的。“比如新能源领域、新基建领域,未来都充满了机会。或者不妨将眼光投向乡村振兴、文化创意等产业,这都是台湾青年所擅长的,也是大陆大力发展的领域。”

对于两岸青年,郑文钦特别看重“携手”。“我认为,未来的发展不能靠单打独斗。我希望来到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要多和大陆的人、文化去做一些融合,才会找到更好的方向。我建议,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工作生活中,也要多结交大陆的好朋友,两岸携手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碰擦出更闪亮的火花。”

当谈及自己来大陆十余年最大的收获时,郑文钦则笑称,“来大陆创业打拼多年,但我认为我在大陆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大陆娶到了一个非常贤惠的太太,还有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如今我们安家在南京,她们带给我非常多的欢声笑语,也是我在大陆奋斗最大的后盾。”(完)

(杨颜慈)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