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广东:应科学设置盲道建设现代导盲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张广东:应科学设置盲道建设现代导盲系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08 11: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河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张广东日前表示,未来城市建设要符合实际国情,打破思维惯性,科学规范盲道建设标准,建设现代高效导盲系统。

张广东说,我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盲人的交通出行,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盲道的覆盖率成为城市是否文明的重要指标,在全国掀起了盲道建设热潮,短短十几年间建成了全球长度最长、分布最广的盲道。

但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充塞于市,交通环境拥挤复杂,再加上盲道建设管理不规范,经常被非机动车停放或杂物占用,盲人基本上无法独自出行,也不能放心使用。

据统计,90%的盲人有一定光感,他们更习惯于沿着路边行走,盲道对他们的作用并不大;10%的全盲盲人越来越多地借助智能手机和导航软件解决出行的基本信息需求。

“这些年我们几乎没见到有盲人在盲道上行走。”张广东说,他看到至少有两篇关于盲道使用问题的论文中,被调查的视残者表达“会独自在盲道上行走”的人数都是0人。“盲道这一城市的美丽风景线、文明的标志,使用率接近于零,基本成为一种摆设。”

与此同时,盲道的建设成本远远高于正常的行道砖,要正常使用还需进行常态化检修、清障、维护管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盲道使用了的大量的城市地面,挤占了紧缺的人行道、停车位、绿化带空间。盲道凹凸不平,影响人的正常通行,对行走不便的残障人士、老人、幼童、孕妇、穿高跟鞋的女士、拉行李的人造成障碍和危险,在非机动车与人行道混合的路段,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老人被盲道绊倒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

张广东指出,盲道既不能满足少数视障人士的需求,又对大多数人出行造成不便,从经济和社会方面考量,综合效益是负数,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经验告诉我们,盲道在人口密度低、文明程度高的地方,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比如在欧美国家的城市中很少见到盲道,仅仅在拐弯处或路口设置了提示盲道,而没有行进盲道。”张广东说,最早发明和使用盲道的日本,现在也开始反思盲道的应用。

对此,张广东认为,关爱视障人士不应流于形式,城市建设更要符合实际国情。

他建议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打破思维惯性,科学规范盲道建设标准,建设现代高效导盲系统。

张广东说,未来城市建设应重新修订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盲道建设标准,避免滥建、乱建盲道;适当调整“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标准,降低或剔除关于盲道建设的要求,从视障人士真正需要的角度重新确立文明指标。

此外,还应加大智能化导盲设施的研发力度,探索传统盲道的补充或者替代方案。如国外建筑中有一种设计是将导盲提示装饰在墙壁上、房顶上。

“加强对视障人士的真切关怀,应开发更多更好的手机导盲软件或穿戴设备,提供更加精准安全高效的导盲服务,把大面积建设盲道的资金节省下来,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真正需要的导盲犬、智能导盲杖、导盲手机。同时要组织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倡树市民帮助盲人通行的文明风尚,用技术进步和人文关怀提升现代文明水平。”张广东说。(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