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特派北京记者陈诗昂
对周边四市而言,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既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必须面对竞相发展的大格局。
如何处理好与郑州的产业发展关系?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登喜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郑新产业是竞合关系,要推进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
王登喜说,对于郑新融合,目前最迫切的是交通上的互联。未来,黄河上将有10座桥组成的20条通道,将新乡与郑州紧紧相连。
于两岸百姓来说,未来5~10年,随着全长174公里的沿黄生态带的建设,旅游、康养将有新去处。
新乡要做好与郑州的错位发展
不搞产业同质化竞争
河南商报记者: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中,新乡如何处理和郑州的产业竞争关系?
王登喜:作为郑州大都市区“1+4”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要想在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突围,必须发挥优势和特色,找准支点和杠杆。
加快郑新深度融合,既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新乡的责任和担当。既是关系新乡长远发展、需要举全市之力做好的“大文章”,也是新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头戏”,我们要加强与郑州的全面对接。
我想,郑新之间的产业既是竞合关系,也是“融分”关系,融是一体化发展,分是产业分工。所以,新乡一定要做好与郑州的产业错位发展,不搞同质化竞争,要以产业的高质量在竞争中取胜。
比如,郑州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上有优势,新乡在新能源电池方面有专长,这就能实现在产业上的更好分工和协同。同时,郑州做的新乡不一定做,但新乡做的一定要做精,拿动力电池来说,新乡就是要立足于做到全国领先水平,这样才有竞争力。
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中,我们应该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绿色纤维、新型材料、大数据、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与郑州产业的协作配套,纵向推进从市中心,途经新乡县、原阳县、平原示范区的郑新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横向推进以封丘陈桥产业集聚区、原阳产业集聚区、平原示范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为战略节点的沿黄产业带建设。
最终,形成郑新融合的“大十字”产业架构,推进郑新产业既有垂直分工,又有水平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
交通互联,是目前郑新融合最迫切的事
河南商报记者:在郑新融合中,哪些事情是最迫切的?
王登喜:从郑新融合历程和实践看,我们感到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完善郑新之间市政化交通基础设施,新乡正在推进郑新之间复合型交通走廊建设。
具体项目上,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新日高速原阳至封丘段、郑济高铁、G107东移改线暨官渡黄河大桥、S229、S231薄原线和幸福渠穿滩公路、黄河大堤堤顶生态通道、沿黄西路等项目建设,同时做好郑新快速通道、安罗高速新乡段、新日高速封丘至兰考段、郑新高速(新晋高速南延)、G230新乡黄河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实现郑新各种路网、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未来,在黄河上,郑新之间将有10座大桥连接,贯通20条线路,包括7条高速、7条公路、4条铁路、1条轻轨和1条管廊。其中,官渡黄河大桥今年就能通车,郑济高铁黄河特大桥今年主体完工,预计在2020年建成。
10座黄河大桥的密度已经足够,在两个城市间有这么多的不同交通方式的连接,非常充分了。
新乡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河南商报记者:郑新融合到最后,会不会人才都被郑州吸引走了?
王登喜:就经济规律而言,大经济体快速增长过程中,会对周边的小经济体产生虹吸效应。但大经济体的发展,会对周边产生辐射效应。而后,小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又会支持大经济体建设。
新乡的人才会不会被郑州吸引走?我认为,在吸引人才方面,新乡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新乡的生活成本比郑州低得多,但离郑州很近,以四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就能享受新一线城市的生活品质,这对中高级人才有相当的吸引力。
在主动吸引人才方面,我们出台了牧野英才、名校英才、牧野工匠行动计划,建设了人才公寓,制定了人才在新乡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来培育适合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本地高校也为新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所以我们也在着力促进高校与地方的融合。一方面,我们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地方的转移、转化,一方面也将企业创新的需求与高校结合起来,依托高校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在新乡,这种互补、互动、共进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这几年,我们还着力从外部引进高水平团队、平台、机构、人才:我们从硅谷引进的芯片研究团队,去年成功研发出两颗芯片;与同济大学合作进行了氢能燃料电池的开发,第一批产品已经下线;和清华大学合作引进团队,纳米空心硅产业化项目正式落地……
这都是我们开放创新的结果,新乡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多以柔性引进为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郑新融合最重要的理念,是推进生态共建共治共享
河南商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在郑新融合中新乡多次强调要生态共建,未来我们能看到些什么?
王登喜:郑新融合最重要的理念,是推进生态共建共治共享。
我们将在黄河北岸174公里岸线、126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打造沿黄生态带,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康养一体化的模式来推进建设,将其建成一座带状森林公园,努力将沿黄地区打造成郑新融合的生态纽带、扮靓“母亲河”的样板工程、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平台、郑州大都市区的生态绿核。
在这个区域内,我们请北京林业大学做了规划,一共规划了32个花卉博览园、10个花木特色小镇、383个美丽乡村,还有12个绿色加工区和5个花卉种苗交易市场。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当时做规划时,我们是怀着很虔诚、很敬畏的心态去做的,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在这上面做文章得非常慎重。所以,我们聘请雄安新区生态规划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新乡市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我们的想法是,要高起点策划、高起点规划、高水准设计,然后一段一段推进,力争用5~10年把它建成。今年,我们为沿黄生态带建设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部,开始正式实施70公里沿黄岸线、420平方公里的示范段建设。
(陈诗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