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翠花社区,53岁的社区民警孙传欣有个温暖的称呼——“孙老师”。从警30余年,他的足迹从花园口派出所警务区延伸至郑州火车站广场警亭,最终深植翠花社区警务室,用脚步丈量辖区每寸土地,以忠诚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
三段征程,续写忠诚答卷
1995年至1999年,初入警营的孙传欣驻守花园口派出所第一警务区。面对107国道复杂的治安环境,他带领同事昼夜巡防,让辖区实现恶性案件“零发生”。期间,他精准摸排抓获一名潜逃十年的省厅督捕抢劫犯,更曾一周内连抓9名在逃人员,助力派出所拿下追逃第一名,这段经历至今让老所长印象深刻。
1999年至2003年,孙传欣转战郑州火车站广场警亭。作为城市窗口,春运时他在人潮中疏导秩序,深夜里妥善处理弃婴警情。2003年“非典”来袭,他在出站口检测防线坚守六个月,用身躯为郑州筑起坚固的防疫屏障,成为万千旅客心中的“定心石”。
2003年至今,孙传欣在翠花社区一守就是二十一年。他见证着辖区从千户规模扩展到近3万人,面对仅1警2辅的警力配置,创新组建“五员”队伍,践行“多走、多聊、多想、多做”工作法,让老旧社区焕发平安新颜。
点滴坚守,数据彰显担当
在社区治理中,孙传欣是居民公认的“活地图”。他累计抓获逃犯十余人,联动警力在辖区市场擒获逃犯近百名;近五年,依托视频监控的破案率提升300%,盗窃类警情年均下降45%,一串串数据见证着他始终不变的担当。
他的坚守藏在一个个细节里:曾与持械嫌疑人搏斗20分钟,直至将其制服;下班途中,一眼识破穿雨披的盗车贼,让吸毒人员见了他都绕道走;凭脑海中的“记忆库”,秒锁盗窃嫌犯,被居民惊叹“比人脸识别还准”。
多年来,孙传欣每年培训门卫、商户200余人次,组建起“银发护卫队”。曾有两位门卫大姐在他指导下,成功抓获电动车窃贼;而他,还为带骨折的嫌疑人做检查,奔波整周,用温度书写着为民情怀。
无声铸魂,成为街巷里的安心符号
在同事眼中,孙传欣是“行走的数据库”,98个楼栋隐患点、73家商铺法人信息、17个小区安防薄弱环节,他都能精准道来。在群众心里,巡逻时总念叨“监控要全覆盖,大门要守得牢,巡逻得勤走动”的他,是安全感的代名词——“看见孙警官的警服反光条,夜里回家都踏实。”
三十载风雨,孙传欣的青丝染成白发,热血却从未冷却。他累计巡逻3.2万公里,相当于绕行郑州1500圈;笔记本摞起来高过办公桌,字里行间写满的,都是为民的初心。
“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把平凡事做透就是不平凡。”孙传欣的这句话,正是他三十载坚守的写照。而翠花社区居民的联名赠言更显深情:“三十载春风秋雨,您把名字刻进街巷的晨曦暮色;两万里霜痕雪印,终将忠诚写成金水河畔的平安诗行。”这,便是对他最好的注解。(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锋钺 孙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