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物流“双枢纽”合作模式研究课题通过中期评审

全球航空物流“双枢纽”合作模式研究课题通过中期评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2: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5日,全球航空物流“双枢纽”合作模式研究课题中期评审会在北京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中国民航局等单位的权威专家参与评审。会议聚焦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创新实践的“双枢纽”合作模式,对课题中期成果进行系统性检验。专家组通过质询评议,一致同意课题通过中期评审,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深化全球布局的关键阶段。

此课题由中豫航空集团所属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共同承担,2025年2月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正式启动。此次中期评审会上,课题组系统汇报了理论篇与实践篇研究成果。

专家组评审意见指出:此课题全面性梳理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卢森堡、布达佩斯、吉隆坡合作实践的显著成效和关键要素,形成了郑州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的重要经验;创新性地形成了全球航空物流“双枢纽”合作模式的主要理论构架,并提出了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同意通过中期评审,建议完善报告后推进下一阶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说,“空中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航空领域的生动延伸与战略支点,支撑了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双枢纽”项目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中期成果在理论层面首次系统阐释“双枢纽”科学内涵与外延,提炼出股权合作、货站联动、产业融合三类可复制模式;在实践层面开创性提出“运力合作—基建联动—产业融合—生态共建”的阶梯式实施路径,为未来新兴市场枢纽布局提供方法论支撑。

中豫航空集团总经理柳建民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双枢纽”合作模式,源于河南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创新实践,郑州-卢森堡“空中生命线”在疫情期间的卓越表现,郑州-布达佩斯海外货站模式被民航局全国推广,郑州-吉隆坡以“榴莲线”撬动东盟市场的成功实践,都证明了“双枢纽”在提升物流效率、增强经济韧性、促进区域协同方面的核心价值。“双枢纽”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的鼎力支持。希望课题组充分吸收本次中期评审会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在理论升华上再深化,在实践转化上再提速,在政策赋能上再发力;确保这一课题研究高质量收官,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施书芳 管文佳)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