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十届文化遗产活动月启幕 非遗文化与青春力量共谱传承新篇

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十届文化遗产活动月启幕 非遗文化与青春力量共谱传承新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2 11: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0日,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十届文化遗产活动月开幕。旱船、哼小车等多样非遗表演走进校园,当非遗文化与青春力量碰撞,一场关于传承与发展的故事精彩上演。

本届活动月以“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明和谐”为主题,后续还将开展民间文艺循环表演、手工艺品展、非遗知识讲座等活动,旨在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扩大非遗影响力。开幕式上,戏曲联唱将不同剧种创新编排,赢得热烈掌声,学生表演者表示要让戏曲被更多人听见。

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陈梦全程忙碌,见证社团成为校园热门。学校教务处处长梁存良介绍,活动联合多方拓展内容,鼓励学生实践,学校已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多个省级非遗传承与研究基地。

恰逢活动月举办20年、文学院恢复建立中文系40周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带领团队挖掘非遗,助力二十多个项目列入非遗名录。在他指导下,全国首个大学生非遗保护协会于2006年在河南师大成立,吸引数千学生加入,相关活动与社团屡获国家级荣誉。

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表示,学校连续二十载深耕非遗保护,推动了传统文化教育。他号召师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践行非遗传承、推动文化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师大力量。(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锋钺 梁紫菡 杨雯贺)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