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甲骨文文化传播,书法家傅伟华应邀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来源: 商报网
2020-08-02 17: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南商报实习生 金艾琳

甲骨文学习和英语交流可以兼得的活动,你想尝试吗?

8月1日,著名书法篆刻家傅伟华先生应邀参加河南省枫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语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讲授甲骨文的相关知识,传播中国文化。

微信图片_20200802092212

  【中外友人现场临摹甲骨文,共同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此次枫语国际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会,主要是由各地的家长孩子和不同国家的国际友人共同参与。通过组织你画我猜、词汇量我最大等游戏,让孩子的英语口语有所提高,中外友人之间也可以相互了解,建立起了友好融洽的氛围。

在制作甲骨文书画的环节中,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甲骨文钧瓷龟甲片主创人的傅伟华,讲述了甲骨文的来源,并亲身示范甲骨文的书写方法。傅老先生写下“家和万事兴”的甲骨文写法,每写一个字,他都会让翻译解释一下这个字的意义。这种做法可以让外国友人在模仿时更能够理解甲骨文真正含义,而不是简单的形态模仿。

微信图片_20200802092215

不仅是外国友人学到了中国文化,中国的小朋友们也感受到了甲骨文的魅力。“我在这里越来越胆大,也能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今年10岁的韦姓小朋友这样对河南商报记者说。

【来自贝宁共和国的小伙儿说:我还会继续参加的!】

来自贝宁共和国的王贝宁,已经是第二次来参加中外文化交流会。

王贝宁目前就读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来到中国已经三年,王贝宁的中文基础较好,相比于其他外国友人,王贝宁对于汉字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当谈及哪个活动印象深刻时,王贝宁毫不犹豫地表示,甲骨文的示范和练习是他最感兴趣的活动。

“我下次还会继续参加的!”王贝宁兴奋地说。他要通过甲骨文,来了解每一个汉字是怎么来的。

微信图片_20200802092156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John也有同样的感受。John认为,中国文化有很强的适应性,他来到中国五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语言环境有了,文化交流也有了】

“以前我们都是哑巴学英文,现在想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付毅铭这样说。

随着英语学习的逐渐普及,口语练习已经成为了孩子们接触英语的必要途径。中科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市场报告》显示,青少年英语课外培训市场规模达1250亿元。

枫语国际从去年7月份开始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之前的交流活动囊括了剪纸、汉服、京剧、书法等具有中国特色文化活动。

微信图片_20200802092204

董事长付宇女士自己也是一位宝妈,在被问到举办活动的初衷时,她认为英语的实用性对孩子更加重要。参加活动能够让孩子具有国际视野,也能牢固地树立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付宇也看到了国际友人的需求。许多国际友人希望自己身在异国,能够多体验中国文化。她结合了双方的需求,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

甲骨文环节结束后,书法家傅伟华表示,这场活动能够既能够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文化,也能让我们的孩子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甲骨文的推广是很有意义的。

(金艾琳)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