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家傅伟华试验数千次创出“甲骨文钧瓷龟甲片”被河南省档案馆永久收藏

书法篆刻家傅伟华试验数千次创出“甲骨文钧瓷龟甲片”被河南省档案馆永久收藏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21 11: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0日下午,“‘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向河南省档案馆捐赠仪式”在河南四通实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是日,著名书法篆刻家傅伟华携手创作团队将创作出的一片“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和甲骨文书法长卷《兰亭序》捐赠给了河南省档案馆,为颂扬黄河文明、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河南省档案馆馆长李修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杰,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原站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先琴,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史宝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席念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兰亭教育奖获得者王建国,河南省档案馆接收征集处处长王培正,河南省档案馆接收征集处一级调研员李建敏,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潘伟斌,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总商会副会长、博雅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曹永彬,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刘一田等出席了本次捐赠仪式。

“多年的书法、篆刻研习,也让我深深的认识到文字传承的重大意义,激发了我进行文字传承,尤其是甲骨文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形象宣传大使傅伟华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用什么方法将甲骨文传承下去是他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018年,傅伟华开始琢磨怎么利用一种既无污染、又不褪色、不变形、不腐烂的材质上刻上甲骨文,真正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去。后经反复思考材质确定采用钧瓷,在陶面上将甲骨文字镌刻上去,另一面是钧瓷的窑变釉色,采用物以载文的方式使两者通过完美结合创作出一种文化传承的艺术品——甲骨文钧瓷龟甲片。2019年9月,傅伟华和其合作团队经过一年多,数千次设计、反复试烧的“钧瓷龟甲片”终于烧制成功,并于当月19日在郑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

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席念平评价称:“傅伟华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篆刻家,近几年他潜心研究古文字的传承与开发,他用以刀代笔的形式,把甲骨文书法镌刻在钧瓷龟甲片上,开创了甲骨文钧瓷龟甲文创产品,创新传承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受到了书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相信他的文创产品一定会发展更好。”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刘一田则表示:“甲骨文钧瓷龟甲片在国内尚属首创,给了我们收藏界一个难得的收藏机会,根据其艺术精美程度,每片价值应该在二十万元左右,我个人认为它的升值空间无量。”(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