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黄河行】走进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9-04 13:08:17
分享

【壮美黄河行】走进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壮美黄河行2018网上看河南主题活动开启

【壮美黄河行】走进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7月1号到9月30号是主汛期,目前大坝正在排沙泄洪。(王蒙 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9月3日,“壮美黄河行暨2018网上看河南”采访活动在三门峡正式启动。

壮美黄河行2018网上看河南采访团记者们首站来到“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与山西省平陆县交界处黄河中游河段的下部,控制流域面积68.8万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水量的89%,沙量的98%。控制了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和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两个主要洪水来源区,对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第三个洪水来源区的洪水能起到错峰作用。

据介绍,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兴建,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下闸蓄水。三门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为解决库区泥沙淤积问题,先后进行了两次改建,增建了“两洞四管”,打开了12个施工导流底孔。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与运用是人民治黄的一次伟大实践。该枢纽投运以来,充分发挥了防洪、防凌、调水调沙、灌溉供水和发电等综合效益。

该枢纽的修建使黄河下游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在历次防洪、防凌运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对水沙合理调节,减少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缓解了黄河下游防洪压力;利用水库蓄水,有效地缓解了黄河下游灌区关键时期灌溉用水紧缺的局面,同时还为胜利油田提供了可靠水源,并多次实施引黄济津、引黄济青,为天津、青岛等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悉,三门峡水库的运用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高含沙河流上水库运用的经验,形成了“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多泥沙河流运用理论,为三峡、小浪底等国家重点水利枢纽的建设和运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齐馨)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