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   本网专稿

张本平:创造了人生奇迹的中原书画艺术使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19 16:01:09
分享

张本平:创造了人生奇迹的中原书画艺术使者
张本平在创作室创作。

他出生于道家创始人“老子炼丹”的地方——河南郸城,自幼酷爱书法和写作;他舍弃公职,丢下“铁饭碗”独立创业,多年后成为“优秀人民艺术家”、“中国十大文化名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艺术骄子”、“河南十大新闻人物”,成为中国书画界现象级人物;他历时20余年,足迹几万里,拜访名师上千人,为国内外众多书画家撰写千余篇评论文章,成为他们的“伯乐”。

他就是中原书画院院长、河南郸城四大名人之一张本平(河南郸城四大名人:世界名模马艳丽、世界冠军朱婷、著名将军曹云忠、书画评论大家张本平)。

张本平:创造了人生奇迹的中原书画艺术使者
张本平部分书法作品

创造人生奇迹

张本平,河南郸城人。他经常对朋友们说:“我这个人,就像我的名字,本来就平平常常。”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近30年来,却在中国书画界掀起了一阵阵旋风,形成了“张本平现象”。

张本平与书画艺术结缘,源于他的家乡、他的家教。

河南郸城县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炼丹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样,郸城也有着悠久的书画艺术传统。

张本平的父亲他小时候就经常教导他:“我们这一代人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你们这一代人可要好好学文化,耍好笔杆子,长大了要有出息!”在老父亲的严格要求、督促着下,幼小的张本平除了作文写得漂亮,渐渐对书法开始如痴如醉,倾心爱好起来。

现已年逾花甲的张本平一提起父亲,首先就是感谢老父亲早年对自己既严又慈的教诲与督促。正是因为有父亲的教诲和督促,才使张本平“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地把手中这杆笔挥舞了几十年,练出一手好书法。其笔法丰富,章法多变,虚实结合,结字唯美,韵致独到,从而成就了他神采飞扬的“张氏行书”。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刘文西充分肯定了他的书法,称“守住经典,必成大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舒春光曾评论说,“本平书艺定会大成,基础扎实、刻苦、悟性好,是中原书坛的未来”。

成年后,家人本以为“耍笔杆子”的张本平一边写作、一边练习书法,在郸城混成一个大人物一点问题也没有,谁也没有想到,张本平却放弃了文化局这个“铁饭碗”,与几个好友一起创办了中原书画院,走上了书画创业之路。

更让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张本平不但把中原书画院办得风生水起,在全国书画界打出名声,成为书画界的 “艺海长虹”,他自己还成了全国知名的书法家和理论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写出并出版了张本平文集《艺海放歌》6部、《张本平书画评论集》上下卷及《张本平艺文集》四卷,累计300多万字的书画评论文章,创造了中国书画理论著述之最;他主编的全彩印院刊《中原书画报》(含专刊《当代书画名家》)已出版600多期,创造了海内外民间艺术团体办刊办报之最。

张本平领导的中原书画院也先后获得“河南省文化产业十佳单位”、“河南省先进文化示范基地”、“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慈善先进单位”、“中国文化传媒贡献奖”……

一辈子只喜欢一件事,也只干了一件事。有专家说,张本平以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力投入河南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中,一干就是近30年,带动了一个不平凡的文化事业及产业,为河南书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原书画艺术的繁荣与对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为此,著名文艺评论家赵日成用30多万字的篇幅,翔实记述了张本平半个世纪的生活和创业历程,称“他创造了人生奇迹”。

书画界的伯乐

唐代韩愈《马说》中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张本平就是难得的书画界“伯乐”。

近30年来,张本平不仅发现并推介了大量的具有独到创新、有引领作用、品格高尚的艺术家,并且还为他们铺路搭桥,高扬其精华,促进了这些艺术家的成长、发展和创新。

在郑州,张本平自费培训、辅导宋寨村和惠济桥村的书画爱好者,使两个村庄掀起了练习书画、收藏书画的热潮,让十几个人在全国书画大展中入选获奖,多人考上了专业美术院校;在河南,张本平以中原书画院为平台,培育了张东林、周金水等200多名基层书画家;在全国,张本平先后与全国30多个书画院、艺术团体和3万多名美术家及理论家建立了固定联系,并建立了一万多名的美术家资料档案库。

一人优秀带千秀,一杆妙笔织锦绣。思想高洁、立论有据、融会贯通、下笔稳准的张本平,凭借《中原书画报》的平台和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慧眼,先后为全国1000多位书画家撰写千余篇书画评论文章并在该报发表,有很多文章同时在中国美协《美术》及《求是》《今日中国论坛》《国画家》《中国书画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重要专业报刊上转发,在全国书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让众多的书画家走向新的辉煌。

数十年来,张本平甘为人梯,铺路架桥,坚持“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就是他的梦想”,为推荐书画名人、名作,促进书画艺术繁荣所付出的艰辛有目共睹。翻阅六百多期的《中原书画报》,你会发现在他的笔下既有对国内书画大家、名家的评论,如范曾、刘文西、杨之光、卢禹舜、于志学、马国强等,也有对成就斐然的而声名隐抑的中青年书画家,如张宽武、狄少英、刘德功、沈克明、吴建潮、时全兴、周智慧、张祖平等人的推介,甚至还有中国台湾、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书画家。

现如今,很多书画名家以得到张本平的评论为荣。特别是对于那些取得一定成就但尚未被圈内普遍认同的中青年艺术家,张本平的一篇评论往往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由此,他成为全国许许多多书画家的志朋诤友,被公认为当代书画界的“伯乐”。

中原书画使者

张本平,不仅是书法家、评论家,同时还是颇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和策展人,堪称奇才。

为了让书画艺术爱好者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为了让外界了解中原各地的书画艺术。1992年,声名日盛的张本平丢下郸城县文化局这个“铁饭碗”,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集美术创作、研究、展览、出版、装裱、销售为一体,体现大众美术传播公共性、民间性的中原书画院,“为他人作嫁衣裳”。

张本平这一选择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是异想天开,并且不切实际的,只是头脑发热而已。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原书画院在张本平及其团队的努力下,通过连续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展”及“全国山水画展”等一系列活动,由一个不知名的小书画院嬗变成知名于河南省乃至全国,得到国内同行高度评价的全国书画艺术家交流的大平台,郸城也因此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之乡”。

自2000年9月起,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张本平的创业历程和骄人业绩,肯定了张本平开创的事业是“创举、善举、义举”和“团结、奋进、爱国、奉献”,在全国书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而形成了“张本平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著名文艺评论家赵日成还为张本平撰写了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艺海长虹》,称“他创造了人生奇迹”。

2004年,张本平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并当选为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政协十二届委员;2008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任命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艺术骄子”;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中国文艺复兴百杰人物”、“中国十大功臣人物”;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慈善艺术家”;2014年获得“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成就奖”……荣誉接踵而至,让张本平成为人们刮目相看的作家、理论家、活动家。

农家子弟幼贫穷,心系书画建奇功。张本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草根逆袭成为郸城四大名人之一乃至全国闻名的文化名人,这不仅是他个人情怀和才华的显露,才华的背后还蕴含着他不懈的努力和无比的艰辛。正如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国强所称,“张本平是一位艰苦奋斗并取得成功的跋涉者”。而原河南省周口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登龙则称他是“我们周口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河南人的骄傲”。(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