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   河南新闻

刘爱民:身残志坚诠释“大医精诚”

作者:闵亚平 朱晶晶 来源:中工网
2018-06-12 16:04:03
分享

刘爱民:身残志坚诠释“大医精诚”

中工网讯(记者闵亚平朱晶晶)幼时身染重疾不幸落下残疾,两度被大学拒之门外,却身残志坚,自考硕博,成一方名医;如今身患尿毒症,每周接受三次透析,仍坚守岗位,精勤不倦,用微曲的双手诠释着“大医精诚”“妙手仁心”。

在河南省中医院,一位名叫刘爱民的医生,不仅以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更是以励志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医德风范给予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赢得无数患者的尊敬。

初见刘爱民,除了消瘦的身体,多年病痛的折磨和命运的摧残似乎没能在他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反而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一位医者的清贫、笃实、温和和坚定。

如今已经是河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首批“112”人才的刘爱民,是国内皮肤病领域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兼备的知名专家。

但在患者和学生的眼中,他不仅仅是仁医,是恩师,更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即使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也要坚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无缘大学身残志坚自考硕士

1961年,出生在河南潢川县一个普通家庭的刘爱民,不幸染上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为了治病,家里虽花光积蓄,遍访名医,但刘爱民的上肢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抬举不便。更为残酷的是,身体的残疾让他两度高考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心仪大学时,却被拒之门外。

“哭过,很绝望地哭过。”上学的出路被“堵”,很长一段时间,刘爱民就像丢了魂一样,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与人说话。

刘爱民说,在那个年代,上大学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就意味着人生的重大转折,尤其是对于他这样一个根本干不了体力活的残疾人。“那时候觉得上大学就是我唯一的希望,上不成学,也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没了心气的刘爱民,也急坏了身边的亲友。所幸,在亲友们的耐心开导和帮助下,他答应进入当地县医院中医科帮着老中医抄方子。“虽心有不甘,但在当时,学中医对我来说也是条出路。”刘爱民说。

而让亲友们意外的是,接触中医后的刘爱民,原本乐观开朗,勤奋好学的状态好像又回来了:白天在医院抄方子,晚上回来还要看书到深夜,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

痴迷于中医的奥妙,刘爱民也有了新目标:一定要成为当地的名中医。就这样,一早一晚的业余时间,刘爱民几乎全部用来精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巨著并自学中医本科课程。

1986年,沉寂八年之久的刘爱民,再也按捺不住那颗回归校园的心,向家人提出想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想法。

没有上过大学,直考硕士——这在当时甚至现在都算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刘爱民不仅想了,而且付出了行动,笃定地参加了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复试,得到了所有复试老师的认可。

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全凭自学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刘爱民的励志故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也感动了刘爱民报考高校前来提档的招生人员。这一次,他很幸运,顺利被陕西中医学院内经理论与临床研究专业录取。

“说实话,当年报考心里没底,怕考上了别人还是不要。”领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长期压抑的刘爱民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考硕士那年,压力大,头发都掉完了,入学后整天带着帽子上课,但很庆幸付出没有白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