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个“塞罕坝”》在林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
以河南“塞罕坝”为榜样 为美丽河南增绿护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慧
1月9日,本报长篇通讯《河南有个“塞罕坝”》刊登后,在我省林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点赞之声不绝。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以河南“塞罕坝”为榜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美丽河南增绿护绿,为中原大地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河南日报用大幅版面,浓墨重彩报道商丘民权林场建设者68年如一日造林护林的典型事迹,可谓鸿篇巨制,既有高度,又有温度,读来令人欲罢不能。”省林业厅主要负责同志说,他们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求继续挖掘林业系统各类典型,同时在全省近百个国有林场及林业部门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学习民权林场职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忠于使命的精神,充分利用高铁旁、高速公路旁、河渠旁、乡村旁等土地,实施大面积国土绿化,助推乡村振兴,构筑全省绿色屏障,为建设美丽河南,提升全省人民的生态福祉作出应有贡献。
省林业厅一楼大厅的展板上悬挂着1月9日的河南日报,内容更为详实的宣传展板正在制作中。省林业厅国有林场管理处负责人说:“当天中午时分,职工食堂内非常热闹,河南的‘塞罕坝’成为谈论的焦点,大家纷纷为河南日报接地气、大手笔的报道点赞,为林场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喝彩。”
两天来,河南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涉林企业、林业专家的微信群、朋友圈、QQ群纷纷被河南“塞罕坝”刷屏,他们一致表示,林场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他们的奋斗事迹“令人震撼”“催人奋进”,为河南务林人树立了榜样。
商丘市林业局负责人徐建华对民权林场核心区申甘林带的生态效果深有感触,为此赋诗一首:绵延数十里,林带有洞天。繁茂岂春夏,功劳何月年。黄龙久固锁,雄师未可班。幸赖此佑护,荒漠变良田。
细细读完6000多字的报道后,济源市林业局职工李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说:“经历68年、三代人的建设发展,林场人在寸草不生的沙荒地,筑起了6.9万亩的绿色长城,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的重要论断。我们要以他们为标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在平原地区造林护林不易,农民护林员高玉臣‘死了也要守望林区’的遗愿令人肃然起敬。”河南省森林公安局民警柴明清很受触动。他表示,作为一名森林公安民警,将严打涉林违法犯罪,严守生态红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河南省绿洲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屹峰说:“在视频中看到民权林场‘林一代’老人的形象,听到他们质朴的心声时,我瞬间被打动,眼角湿润了。树木从发芽、破土、缓慢成长,到最后成材、成林,离不开他们的守卫与呵护。”他说,青山绿水的实现,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大自然不会辜负我们的努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