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我们这山沟里真是穷,但现在不仅开了农家乐挣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谈起精准扶贫工作,河南新密市尖山风景区楼院村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尖山风景区管委会围绕“强区富民,建设幸福尖山,打造郑州西花园和都市人休闲度假栖息地”的发展目标,积极依托郑州市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的实施,着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投入,不断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密二花”故乡发展起旅游业
尖山位于郑州市西南、新密市区西北部的伏羲山区,系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紧邻郑少高速新密西下口和省道S232线,距郑州陇海快速路13公里,处于郑州半小时经济圈。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87个村民组3285户11054口,现有省级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143户490口人。
尖山景区负责人高建伟介绍,境内最高海拔1108.5米,平均森林覆盖率78%,是中药材“密二花”的故乡,空气质量优,属省级森林公园,地理环境独特,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4A级旅游景区伏羲大峡谷和3A级旅游景区神仙洞森林公园,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潜力巨大。
“经济社会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经过对贫困山区深入调研,审时度势,郑州市将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大举措启动实施。”高建伟说,尖山风景区管委会以此为契机,连续两年实施了总投资规模达4000万元的郑州市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
项目的实施,在尖山形成了东、中、西、南四个区域性的旅游小环道和一个旅游大环道,实现了各景点的互联互通,提升了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综合服务水平及旅游服务品质,优化了投资环境,带动项目公司加大了投资力度,推动全区旅游业加快了开发建设步伐,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
据了解,由此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4.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700个,也使原有的3个郑州市级贫困村实现全部脱贫,原有的8个省级贫困村已有4个实现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187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3200元,贫困户由2013年的748户2656口人减少到2015年的143户490口人。
170家农家乐悄然兴起
尖山通过郑州市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的实施,带动农家乐由之前的48家猛增到了现在的170多家,直接新增就业服务岗位500个,增加群众直接经济收入1000万元。
在早几年尖山旅游业还未发展起来时,为供应两个孩子上学,家住沙古堆村李家庄村民组的王红军和李秋霞夫妇一家6口人,被迫在离家30多公里、经济比较活跃的牛店镇开办了一家小餐馆勉强谋生。
看着近年来尖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旅游业的悄然兴起,到尖山观光旅游的外来游客越来越多,他们毅然回到尖山老家开办了红军农家院。
“农家院现在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0万元以上,前年也摘掉了原先的贫困户帽子。”王红军笑着说,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还从附近贫困户雇了服务员,并主动帮助周围贫困群众销售柴鸡蛋、山野菜等土特产。
新密尖山景区楼院村驻村书记王磊说,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也有效带动了柴鸡、土猪养殖和“密二花”、高山无公害蔬菜、小杂粮种植及柿子醋、山野菜深加工和销售,尤其是尖山的小米价格由原来的每斤6元增加到了现在的每斤10元,柴鸡蛋价格由原来的每个0.5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5元,由此实现贫困户脱贫153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郑州市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项目的实施,对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开发式扶贫。
未来,尖山将继续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根本,以环境改善为基础,以景点景区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齐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