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义马市有一个这样的村庄,神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义马市,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的县级市,也是河南最小的县级市,位于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市区北部为韶山支脉,穿市区北部边境而过。
从义马市市区一直向北,顺着蜿蜒的山间公路行走约7公里左右,转过一个山头,放眼望去,就会见到这个远近闻名的村庄——义马市东区办事处苗元社区(2006年,苗元村改为苗元社区)。山脚下的苗元社区被大片的树木覆盖,村内的水泥路宛如一条玉带环绕在村庄四周;数十幢具有豫西建筑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门前休息的老人们看着跟前玩耍的小孩,神情悠然自得;水库、竹林、采摘园以及成片的核桃树、杏树、桃树巧妙的分布在村庄周围,特别是社区广场边上一块写着“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强力打造休闲旅游精品村”的红色牌子,显得格外醒目,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地方你来对了,这就是义马人“后花园”。
站在社区的广场上,看着这个报端上、网络上极少有介绍的村庄,我们心中有一种急切想得到答案的冲动。
随着与广场东边葡萄树下三位8旬老人的聊天,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发展脉络在我们面前渐渐清晰起来……
娶媳妇都困难的苗元村
苗元社区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海拔在460-593米之间,土地瘠薄,水源偏少,像这样的村庄在豫西山区、丘陵地带比比皆是。人均不到1亩地,基本上靠天吃饭。
“苗元沟南北八里多,一道沟两道坡,九个疙瘩八个窝,好地在下边,赖地两边坡,吃水沟里挑,累得腰弯着,辛苦一年肚子还饿着。”79岁的景三德老人说起以前社区的情况,心里仍旧不是味。
82岁的茹时全老人说,小时候听父辈们讲,光绪三年,苗元村方圆百十里大旱,饿死不少人,没有饿死的都逃荒去了,只有民国31年,丰收一次,其他年份基本上都是饿不死也吃不饱。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苗元村大部分的人都还住在山沟里,挖孔窑洞,垒个土炕,一家人就凑合着过日子。那个穷,那个苦,现在想起来就难受。
住的是窑洞,地里又不产粮食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村里的小伙子们想娶媳妇那简直就是奢望,比登天还难。因为附近的村庄宁肯把“姑娘添到沟,也不嫁苗元沟”。无奈之下,年轻的小伙子纷纷外出打工,以图改善窘迫的局面。
1997年,苗元村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这次机会,被苗元村的人牢牢地把握住了,土鸡由此变成了金凤凰。
填沟修路改变了穷模样
除了村子周围的荒山,横亘在苗元村人面前的是一条长达几千米,宽度30多米,深度20多米的大沟,“两山夹一沟”是苗元村1997年之前真实的写照。千百年来,这条大沟严重影响着苗元村村民的出行,是他们心中永远忘不掉的“沟恨”。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而对于苗元村的人来说,要想富,先填沟。土从哪里来,这么大的工程量,对于一个集体收入极少的村子,那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个难题,摆到了刚刚接任村党支部书记茹学治的面前。
1997年2月,国家投资修建郑汴路高速(早期的连霍高速河南段)。该高速正好路过苗元村,茹学治等村两委班子成员抓住这个机会,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统一意见后与高速公路项目部负责人洽谈,采取不收取任何费用,利用高速公司修建的余土填沟,三年时间,填沟1000多米,造地200余亩。千年深沟变成为平川,暂时解决了村民内部翻沟出行问题。
沟填了一部分,村民外出依然是问题。茹学治根据实际情况想出了一个“馊”点子,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很接地气。“要想娶媳妇,必须先修路”,这个口号一喊出,却获得了村民的热烈响应。
1998年8月,苗元村利用义马市乡村公路大会战的契机,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突击队,历时三个月,在高速公路项目部的支持下,投入万余劳动工日,修建成长4公里、宽4米的砂石路;2005年又多方筹资将道路全部硬化,建成宽6米的水泥路面;2010年,苗元村又抓住县乡公路改造机会,把村内的主干道宽度扩宽到8米,由4公里延长到7公里,不但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该公路还获得了“省级文明示范路”的称号。
2006年,义马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苗元村被改制为义马市东区办事处苗元社区居委会。
2013年4月,茹学治 “故伎重演”,带领社区班子成员,利用连霍高速拓宽的机会,继续填沟造地向下延伸,这次填沟千余米,造地300余亩,彻底解决了村民翻沟出行问题,使苗元社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茹学治及苗元社区班子在当时高瞻远瞩,抓住国家修建高速公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但解决了修建高速余土处理问题,还解决了社区填沟修路问题,更重要的是为苗元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后劲,奠定了基础。
农耕文化使苗元富裕起来
沟填了,路修了,下一步怎么发展,怎么带动村民致富,又一个难题摆在党支部书记茹学治的面前。深思熟虑,多方考察后,他确定了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精神陶冶,成了不少人的追求。
土生土长的茹学治,深知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
要想发展乡村旅游,茹学治首先要做的就是“保青山护绿水,环境改善生态美。”除了响应执行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2015年,苗元社区通过公开招商,将填沟造地的300余亩土地统一流转给一家有实力的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与此同时,1800余亩大樱桃、薄皮核桃、桑葚、柿子、软籽石榴、花卉中药材、采摘园等基地先后建成,不但产生了经济效益,还把苗元村装扮得美不胜收。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为了方便游客和村内年轻人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在茹学治发动和带领下,苗元人坚持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广场和收藏有石磨、犁铧、纺车等80余件传统农具的农耕文化馆。
“忆乡愁,觅乡音,返璞归真生活美”。农耕文化馆里每一件传统农耕工具都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和展示苗元社区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通过这些可亲可敬的旧物和传统农事故事,使游客感受到亲和的召唤,找回到了曾经逝去的记忆。
有体验的,有看的,不能没有吃的。利用当地养猪场的沼液水灌溉的有机粮食、蔬菜,茹学治奇招频出,通过招商、发动村民利用自家的院子开办农家乐10余家。“一锅集百味,小院迎千客。”独特的农家味道,吸引着洛阳、义马、新安县、三门峡等地爱好乡村旅游的人士纷至沓来,体验农家乐趣。
“以前请客吃饭去外面,现在外面人请客吃饭来我们这。”看着附近农家乐停满的小轿车,82岁的茹时全老人笑呵呵地说到。
没有办公室的党支部书记
在茹学治的带领下,苗元社区近些年在当地声名鹊起,为了不使游客高兴而来,失望而归,社区面貌和村民的文明素质提升随之被列为重点。
2014年,苗元社区投资40余万元,把社区内几乎所有的房屋外面都绘制了6000平方米的道德文化墙和600米的和谐文化长廊,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卫生、法制、平安等内容,画面即通俗易懂又蕴含深刻的道理,使广大村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大大提高文明素质,社区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近些年,苗元社区在茹学治的带领下,坚持开展“和谐农户”评选活动,评选出各类优秀农户300余户、“信用户”300户,“致富明星”、“好媳妇”、“好婆婆”等100余人。
每年组织社区126位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一次,带领所有支部成员对社区18名80岁以上老人上门祝寿;户口属社区的居民凡考上本科院校,一次性奖励1000元,目前已累计发放20人次,20000元。通过这些努力,苗元社区近年来村风正、民风淳,无一起打架斗殴、集体上访事件出现。
自1998年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茹学治20年如一日,多方筹资,无怨无悔带领着全体村民填沟、修路、安装自来水、太阳能路灯安装、建设村级卫生室、便民连锁店、垃圾池和公厕,在致富道路上越干越有劲,却连一间办公室都没有。社区的大小事要么在田间地头解决,要么就在社区办公楼的大办公室解决。“我要办公室没有用,啥事当着大伙面解决,透明没有隐私。”
“我们社区有现在的发展,得感谢茹书记,他干得真不赖!”面对记者的采访,82岁高龄的方留志如是说。如方留志所言,苗元社区在茹学治的带领下,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个好”村党支部、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民主法制村”、河南省“第四批乡村旅游名村”、三门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三门峡“市级文明村”等荣誉,成了名副其实的义马“后花园”,外界眼中的“世外桃源”。
为村民办事,不计名利,不要一间办公室,2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以满腔热情和一身正气,用一颗爱民之心,带领村民发展致富,在“不起眼”的岗位上干出了“起眼”的成绩,赢得了全体村民们的交口称赞。茹学治,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身份,值得我们为他点赞。(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