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伟宾
制图/单莉伟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健康河湖。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我省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本报联合省水利厅、省河长制办公室推出系列报道《河长治水》,探寻中原水脉,走访各级河长,展望生态文明建设勾勒出的美景。
今天与您见面的是系列报道的首篇——《文化与河流》。
人类自古逐水而居,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在唐诗宋词里,在正史野史中,中原河湖的身影频频出现。它们或清澈缥碧,或浩浩汤汤,浸润了诗人的笔触,凝聚了历史的波涛。
沧海桑田,环境变迁。尤其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这些流淌在古诗里的美丽河流,遭遇了不同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随着河长制的推进,或将唤回河流在唐诗宋词里的容颜,人水之间建立起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关系。
河流名片
溱水洧水
流域:淮河流域源头:新密、登封长度:28.5公里、57公里区域:郑州
北汝河
流域:淮河流域源头:嵩县长度:250公里区域:洛阳、平顶山、许昌
淇河
流域:海河流域源头:山西陵川长度:165公里区域:新乡、安阳、鹤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