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源,济水留下诸多传说。
□记者段伟朵文记者赵龙翱实习生胡敬超摄影
核心提示|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这样磅礴的气势,却并非描写长江或者黄河,而是另一条曾与之齐名,如今已经断流的大河——济水,它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诗经》中出现的济水,是爱情的使者;随后数百年,它因水至清,被唐玄宗封为“清源公”;如今,它遗留一座古庙,几股清泉,四地繁华,诸多传奇。近日,大河报记者来到济源市,探访济水之源。
济有深涉舟楫傍着晴山丝桐惊了白鹭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
近日,济水之源,一老一少,白发童颜,抑扬顿挫,诵读《国风·邶风·匏有苦叶》。75岁的苗洪森是济源市一位退休干部,爱好诵读,9岁的张绍航是他新收的学生,两人对济源都感情深厚。
《匏有苦叶》中提及的“济”,就是古济水。济源市的名字,就源自此地乃济水发源地,而济水下游还有济南、济宁、济阳。
济水,曾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它们是我国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据济源市水情教育专家、对济水颇有研究的常明强介绍,史书中有关济水最早记载在《尚书·禹贡》,文中记录了济水的流域及走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水的风景如何?目前史料并无明确记载。但历代诗人留有描写济水的诗篇,可从中窥探一二。唐代诗人李颀曾在《与诸公游济渎泛舟》一诗中这样描述济水的源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济水风景秀丽,“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济水有多大?明代李濂《游龙潭记》记述,“潭阔一顷余,渟渟清澈,可鉴毛发”。也就是说,仅济源当地的一个龙潭,在明朝时期仍有百亩之大,水流十分丰富。
沧桑之变曾为四渎之一,为啥神秘消失?
曾经如此重要的济水,为何衰微、断流?其中缘由,说法种种,无论古籍还是传说,都带有几分神秘色彩,让后人难辨真假。
“按照现在业内的普遍说法,济水源于荒古,衰于秦汉。”常明强说,汉以后济水虽然从西到东逐渐淤塞,不能畅流,但部分河道和支流一直具有排灌功能和舟楫之利。郦道元《水经注》中把济水断流的时间定为公元初年的王莽时期:“当王莽时,济水入黄河不复出,荥泽则始枯。”
白居易曾描述济水:“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阐明了济水自古被历代皇帝尊崇祭祀的原因:济水至清,有别于其他浊流;济水源远流长,直奔东海,不至不休,曾被唐玄宗加封为“清源公”。但近年来,有人从地质学和气象学的角度来解释济水断流的原因,认为济水与其他三渎相比,存在明显“先天不足”,流域面积小,支流少,河道短。气象变化、雨量减少、水位下降等因素,综合造成了济水逐渐断流。
“老一辈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济水变迁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改道和泥沙淤积。”常明强说,荥泽最先淤积,随后巨野泽以西的南济和北济逐渐断流。巨野泽以东的济水断流较晚,至今仍有济水水系存在,只是名称变化了。
寻踪探源济水留下中原古建“博物馆”
济水在济源留下了什么?近日,记者前往走访。
“顺愚公路往北走,路过济源大道、济水大街、济渎大街,往西拐就是济渎庙。”市民为记者指路,路名多与济水有关。
古时,四渎与五岳均为帝王祭祀的对象,荥阳、菏泽等地均留有济渎庙。而济源市的济渎庙,是我国现存古代“四渎”水神庙中一处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宏大的。
这处古建,大门三间四柱,九踩斗拱,重翘重昂,气势非凡。济源市济渎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郭方告诉记者,庙建于隋开皇二年,平面布局呈“甲”字形,现存宋、元、明、清历代各式建筑二十九座,唐至清各代碑碣石刻四十余件,成为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博物馆”,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此之前,它曾是一所学校。“按照史料记载,济渎庙建造比济源县设立还早14年。”郭方说。
汩汩泉眼珍珠泉水奔流“北海”虽小源头不竭
曾经浩瀚的济水,如今是否还有水?在济源市水利局济河灌区管理所所长杨小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济渎庙附近的珍珠泉。
泉周边砌有池,池内蓄满泉水。这里一切都比较原生态,村民会到这里洗衣,颇有几分水乡意味。水底不断有泉水汩汩冒出,形成水泡,宛若珍珠。见记者探访,村民纷纷介绍泉水之妙。
村民王师傅举起手臂给记者看,上面有一个淡淡的疤痕,这里曾被电焊严重烫伤,连着在泉水中泡了两天,居然好了。
在济渎庙,记者又寻觅到两处泉,分别是“小北海”和“龙池”。郭方介绍,这两处水源早在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刻立的石碑上就有显示,石碑留下了济渎庙的构造图,外围显著位置绘制了水系。
治理多年济河基本功能已非灌溉但四渎之一魂犹在
济水治理情况如何?济源市水利局的专家们介绍了济河的治理情况。
常明强介绍,济河济源县苗店以上为珠龙二河,珠河发源于济源万泉寨,在苗店村与龙河汇流;龙河发源于济源西北龙潭寺,与珠河汇流后称珠龙河。
杨小军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济河灌区灌溉面积不足0.3万亩,经综合治理,灌溉面积逐步增加到2.85万亩。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灌区逐步转向旱涝保收田建设,83%的耕地旱涝保收。济河灌区实现了良性循环。不过,如今济河的基本功能已经不再是灌溉,灌溉面积仅万亩左右。
济水之源,四渎之一魂犹在;广袤大地,济水之名永流传。如今,济源市相关部门正在修订《济水志》,四渎之一的济水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留世间,造福人类。(感谢济源市水利局提供资料支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