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童浩麟
入伏多日,古都开封酷暑难耐。来开封投资的客商——北大资源开封公司负责人却有清风拂面的感觉。
7月12日,公司派人来到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服务窗口,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流程,通知中心受理、审批、登簿等各岗位。当天,公司拿到了“不动产权证”。该公司负责人连说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开封营商环境这么好;二是没想到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效率这么高。
北大资源开封公司没想到的“礼遇”,只是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的“常态”。
机构一体 职能集成
保证体制机制运行顺畅
2016年5月17日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以来,中心探索打造了“交易登记一体、一门统一办理、前台并联受理、后台限时办结、数据信息共享、效能全网监察”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开封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集成模式,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事实证明,这一模式深受群众的支持,充分体现了‘便民、利民、高效、安全’的工作服务理念,在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大潮中迸发出勃勃生机。”开封市市长侯红表示。
过去,开封市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管理等方面,工作力量分散、分头管分头办、服务效率不高,面对意见和问题,开封市下决心改革。
首先从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实行机构一体化组建。撤销开封市房地产产权产籍监理处、房地产交易管理处和城区房管所,重新组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机构整合后,人员向服务一线调配,重点保障服务一线工作力量。
目前,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有144人,其中服务窗口、业务办理辅助人员占74.3%,行管后勤人员降至25.7%,彻底改变了过去管理人员多、经办人员少的格局。
针对以往群众跑路多、办事慢的情况,推行“一站式”服务,开展流程再造,优化精简服务程序。
在开封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眼里,职能整合是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核心。开封市以“便民利民”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从厘清不动产登记和住房交易涉及划拨土地审批、房产交易管理职责的关系入手,将不动产权籍调查、不动产交易管理、不动产登记发证、不动产交易登记档案管理及信息查询服务等职能集成整合,协调契税、地税、银行合署办公,实现了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有效解决了“分头管、分段批、多门办”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精简流程 优化服务
实现群众办事方便快捷
办事效率能否真正提高,办事环节的多与少,环节设置是否合理至关重要。
在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受理、审核、登簿、缮证”属于关键环节。开封市从优流程、简环节、压时限入手,进而推动“全业务网上预审、全窗口便民服务、全流程优化办理、全节点效能监察”的“四全服务”。
群众办事的第一步就是到办事大厅。那就先做到优化办事窗口,改善服务环境。同时,中心协调税务、银行等单位进驻市民之家登记办证区域,窗口根据业务流程精心设置,使群众一目了然,避免盲目来回奔波,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为进一步简化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按照“便民、利民、高效、安全”的原则,对不动产登记流程全面精简优化。
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推出多元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另外,中心进一步深化“绿色通道”服务和预约服务,为办证群众、投资企业以及重点工程提供便利快捷的登记渠道,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结。
统建一网 信息共享
确保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互联网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好互联网,是政府效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改革伊始,开封市就将加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系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比如,对土地、房屋档案和数据,加大整合力度,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办件的网络化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启了“开封模式”。
统一建设交易登记信息平台。2016年8月,为实现市区内不动产交易登记档案及业务数据的整合,中心自主研发了不动产交易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建立了完整的不动产电子登记簿,全面实现了市区内土地、房屋登记数据的统一,彻底解决了土地房屋登记中的业务协同等问题,得到了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全力推动交易登记信息共享。2016年,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了信息技术软件、硬件的全面升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开通了与税务部门的数据共享系统,办事群众在税务窗口可直接打印相关证明材料,避免了在相关部门间来回奔波,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线上线下积极融合。眼下,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门户网站实现24小时服务。
“我们已经实现不动产业务网上预审工作,在简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增设了大厅预审窗口,实现了线上线下预审,调整了工作分区,实现了‘一门集中、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链监管、100%网上预审’的工作目标。”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孔祥成说。
数据显示,自2016年7月15日颁发首证以来,开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发放不动产权证书(登记证明)73343本(份)。 73343,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群众在政府的服务中有了太多的获得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