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17-07-24 06:28:00
分享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印发

河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2017年6月12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工作,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厅字〔2016〕11号)精神,现就我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的目标,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以解决科协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密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为核心,以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和创新机制为重点,着力推进科协组织和科协工作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把政治性作为科协组织的灵魂,忠实履行科协组织的政治任务,当好桥梁纽带,把党的坚强领导、党的意志主张、党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具体而深入地落实到科协改革发展全过程,夯实党在科技工作者中的群众基础。

——坚持先进引领。把先进性作为履行科协组织职责的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凝聚带领科技工作者走在时代前列,勇担创新发展主力军重任,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和人才支撑发展第一资源的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

——坚持面向群众。把群众性作为科协组织和工作的根本特点,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建立健全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长效机制,拓宽联系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切实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可依靠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使科协干部真正成为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友”。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科协组织和科协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基础,释放学会活力,切实从根本上解决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和科协组织基层基础薄弱、习惯用行政化手段推进工作等问题。

——坚持统筹推进。把科协改革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中安排,既要立足科协组织发展状况,突出组织设置、干部管理、运行机制和支持保障重点,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又要根据各级科协和学会特点,精准施策,分步有序实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件件落实。

(三)总体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形成适应科技创新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社会治理需要、适应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需要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工作载体、工作方式和干部队伍,把科协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特色更加鲜明,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显著增强,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完善科协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改进科协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和运行机制

1.提高科协各级领导机构中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比例。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在省科协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提高到65%以上,在全委会委员中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在常委会委员中的比例提高到75%左右,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省科协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更好地发挥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议事决策的作用。

2.改进科协领导班子人员构成。实行专兼挂相结合方式配备科协领导班子。兼职副主席主要从不同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中产生,轮流定期驻会。挂职副主席主要从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有关学术机构择优选拔。省科协增设1名挂职副主席驻会工作,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职级不与副主席职务挂钩,原则上要在省科协干满一届。

3.完善科协代表大会、全委会议和常委会工作制度。建立科协代表大会代表联系所在区域、领域、行业科技工作者制度。拓展全委会委员议事建言渠道,建立委员提案制度。加强常委会建设,强化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常委会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优化省科协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4.调整优化省科协机关职能。立足科协的基本定位和主要职能,顺应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队伍和科协工作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职责清晰、运转高效,面向基层、服务便捷的原则和便于与中国科协对应部室工作衔接的要求,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及职能,突出服务协调核心职能,建设设置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服务到位的科协机关。

5.全面推进省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改革。结合机关职能与机构设置调整,进一步理顺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关系,把机关承担的直接服务学会和科技工作者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和日常科普活动转由直属事业单位承接。强化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职能,优化事业单位编制资源配置,建立更直接服务基层的体制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科协工作和科技工作者服务需求的变化,保证科协事业发展需要。

6.改进科协干部选任交流方式。探索实行科协专职干部遴选制,突出一线工作经历,侧重从学会和基层科协组织中遴选优秀人才进入专职干部队伍。建立科协系统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制度,省科协机关和事业单位抽调一定数量干部到学会和市县级科协挂职锻炼,任期一般不少于两年;机关留出10%-15%的处以下岗位,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会和市县科协中挑选科技工作者或科协工作人员挂职,定期轮换。

(三)加强市县级科协和基层科协组织建设7.充实市县级科协机关工作力量。科协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上科协设立党组。落实市县级科协服务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创业和科学普及工作职责,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指导市级以下科协组织通过争取公益性岗位、增加兼职比例、实行岗位人员流动等途径,逐步解决专职工作人员短缺问题。

8.创新科协基层组织形式。扩大基层科协组织有效覆盖,推动科协组织向产业集聚区(园区)、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农村延伸。加强产业集聚区(园区)和企业科协组织建设,重点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科协组织,把“创客之家”等新型科技组织纳入科协。推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支持大学生科协活动。鼓励产业集聚区(园区)、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协组织,以学科、产业链、创新链为纽带组建联盟、协作群组,构建多元化基层科协组织体系。规范乡镇(街道)科协建设,发展村(居)委会和社区科普协会或科普小组,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

9.加大力量配备和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建立以基层基础为重点的资源配置和协同运行机制,支持基层科协组织发挥枢纽功能,推进科协内外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改革科协团体会员制度,择优接纳条件成熟的大型企业科协、高等学校科协以及影响力大、运行规范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为省科协的团体会员,接长“手臂”、形成链条,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及资源共享,把更多优质服务资源配置到基层,不断提高基层基础保障力度。

(四)完善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

10.深化学会治理结构改革。指导学会设立规模适中的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权责明晰的监事会、实体化的秘书处,形成适合学会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建设能负责可问责的现代科技社团。推进学会秘书处实体化建设,建立挂靠单位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挂靠单位与学会权责关系,开展无挂靠、无业务主管单位学会试点。

11.优化学会领导人员构成。增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学会代表大会、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中的比例,学会代表大会代表应主要为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学会理事会理事四分之三以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应为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般应为三分之一以上。探索学会人事制度改革,扩大专职工作人员聘任制试点,实行理事会聘任秘书长制,推动秘书长职业化。改革学会会员制度,支持学会重点发展个人会员,鼓励单位会员中的科技工作者以个人身份加入学会,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

12.提升学会发展能力。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逐步提高学会学术建设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鼓励和支持新兴学科领域成立学会,推动学科相近、联系紧密的学会成立学会联合体。支持我省学会承接全国学会秘书处或其他常设机构业务工作,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及归国留学人员,推动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社团。创新科协对所属学会的管理模式,建立学会作为科协团体会员的综合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激励扶持优秀学会,依法依章程注销运行不规范、长期瘫痪的学会。

三、创新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载体和方式

(五)完善服务科技工作者机制

13.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建立科协干部定点联系服务学会、基层科协组织,直接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推动各级科协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科技工作者中开展工作常态化。健全科协机关干部定期下基层制度,开展基层科协、学会和科技工作者需求调研等活动,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解难事。

14.加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建立科技工作者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加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建设,准确把握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规模结构、变化趋势等,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围绕科技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举荐、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推动出台更多面向科技工作者的普惠性服务政策。

15.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科技工作者的作用,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反映科技工作者普遍性诉求。创新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利益表达平台体系,提高科协组织依法做好科技工作者的维权代言工作能力,保障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服务科技工作者满意度评价制度,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吸引力。

(六)搭建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平台16.完善科技人才服务机制。围绕发现、培养、举荐、吸引、使用和凝聚科技人才,积极构建“全链条”科技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实施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造就一批具有国家和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高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中原科技功臣”“中原青年科学家”项目纳入省人才计划予以支持,重点培养具备两院院士发展潜力的人才。统筹做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推动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向人才发现和培养转型。注重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17.创新科技人才奖励制度。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突出政治引领,组织开展河南省创新争先奖评选,采取政策引导、事后激励等综合手段,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团队进行表彰。优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河南省科普成果奖等奖励结构,提高奖项的公平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发挥科技奖励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作用,鼓励引导市县级科协、全省学会设立科技人才奖项,精心培育学术团体的优秀奖励品牌。

(七)推动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

18.建设科技工作者网上阵地。加强科协建网、管网、用网工作,探索建立覆盖广泛、特色鲜明、互动活跃的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等科协网群。依托各级科协、学会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工作平台,建立直接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有效动员基层科协组织的网上工作体系,努力做到有声音、有互动、有话题、有线上线下交流,形成“互联网+科协”新格局。

19.拓展网上服务科技工作者功能。以学术交流和科普为媒介,加强网上科技社团和科普社区等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建设,构建集政策咨询、学术研讨、活动组织、权益维护、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网上综合服务载体。以科协和学会会员为重点服务对象,强化科协系统网上服务供给,推动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阵地深度对接。推进科协网群与党政机关网站、主要学术网站和科普网站及主流媒体网站互联互通,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便捷、精准、全方位服务。

20.畅通联系科技工作者网上渠道。开展网上“建家交友”活动,鼓励各级科协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实名上网,与科技工作者键对键交流、心贴心互动,直接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和建议,增强与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联系和情感交流,提升网上服务价值量和科技工作者获得感,努力成为可亲可信、知心知意的“科技工作者之友”。

四、增强面向社会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

(八)增强服务高水平学术交流能力

21.创新服务学术活动机制。坚持突出实效、培育品牌,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为重点,着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创新学术交流模式,探索举办“会、展、赛”一体的综合性会议,把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展示、面向爱好者的人才选拔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各级学会办好学术刊物,为科技工作者发表高质量的原创学术论文、报告提供帮助和支持。探索网上学术交流新形态,依托互联网共享学术资源,提高学术交流社会影响力。

22.优化学术会议结构。构建以大型综合性会议为导向、学会年会和论坛为主体、小型高端前沿会议为补充的学术会议合理布局。组织举办科协学术年会、高端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各级科协和学会申办或牵头主办国际性、国家级学术会议,支持科技工作者领衔申办以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同行研究者为主体、交流最新学术成果和学术信息的小型高端前沿专题学术会议。

23.建立学术活动规范。完善学术活动管理制度,制定学术活动服务标准,保障科技工作者学术自由,支持科技工作者打破定式思维和守成束缚,勇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开辟新途径、建立新学派。健全学术发布制度,定期面向社会发布学科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促进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制定学术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术活动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建设科技工作者科研诚信档案和科技专家资信评价系统,培育竞争共生的学术生态。

(九)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24.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发挥科协枢纽型组织优势,组织实施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以“百家学会服务百个产业集聚区”和“万名科技专家助千企”为抓手,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资源融入产业链,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发展需求与专家服务的精准对接。

25.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模式,以提供项目评价、技术指导、决策支撑、产业链布局等高端专业化服务为核心内容,加快建设“双创”云服务平台,为创业创新者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服务。推进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服务站、创新创业服务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建设,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帮助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创业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

26.拓宽学会提供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通道。引导学会把提供科技公共服务作为提升学会社会职能的重要抓手,支持科协所属及联系的学会有序承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推荐等政府转移职能或委托工作。根据《河南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政府部门有关职能中涉及专业性、技术性、社会化的部分公共服务事项,适合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学会承担。推动更多政府部门向学会购买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鼓励学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市场竞争。

(十)增强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能力27.建立社会化科普联动机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健全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价和共建责任制度,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为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实施百千万科普工程,组建河南省百千万科普人才服务团,每年组织开展一千项以上重点科普活动、开发开放一千项以上科普资源,促进科普人才队伍专业化、重点科普活动品牌化、科普资源开发常态化、社会热点科普反应快速化,实现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拓展提升。

28.完善科普资源集成共享平台。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和数字化科技馆平台。支持科技人员和有关机构开展科普创作和产品研发,引进海外优质科普资源。大力发展各层次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推动各类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设施,推动科技馆、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加快省科技馆新馆建设进度,支持各市县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场馆等科普基础设施。

29.加强科普资源有效供给。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学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开发适应社会需求、易于取用、便于传播的优质科普资源,增加科普资源供给。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抓手,支持各级科协搭建精准推送科普服务平台,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普信息定制化推送服务力度。办好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大力培育有影响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精品。开展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依托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农村电商示范商铺,支持科技类报刊、网站等媒体,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提高科普惠民实效。

(十一)增强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

30.搭建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平台。拓宽科协参与政治协商渠道,积极参与人民团体协商,发挥好政协科协界委员参政议政作用。推进小中心、大外围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对接中国科协等高端智库平台,加强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智库交流合作,发展智库研究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全省学会、市级科协开展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共同打造中原科技创新智库。

31.健全完善科技智库建设机制。建立科技智库专家库、选题库、成果库。围绕我省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发展等,组织开展与科技相关的课题研究,举办院士专家智库论坛等活动,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时效性的决策咨询建议。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独立第三方作用,重点开展科研与创新基地评估、科技计划实施情况整体评估、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评估等工作,提高评估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公信力。加强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智库人才在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有序顺畅流动,推动形成智库人才“凯旋门”机制。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十二)加大对科协工作支持保障力度

32.落实党建带群建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支持科协组织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分管和联系科协工作,定期听取科协工作专题汇报,专门研究科协工作,及时解决科协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党委和政府召开有关科技等方面的会议,要吸收同级科协负责人参加或列席。与科协职能相关的群众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活动和工作,可委托科协组织实施。

33.关心科协干部成长。把科协干部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纳入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加大科协干部交流使用力度,选优配强各级科协领导班子。推动落实县级以上科协负责人参加同级人大、政协常委会要求,推动落实下一级科协领导班子特别是主席、副主席选举结果向上一级科协备案制度。

34.加大工作经费支持。将科协工作所需资金按规定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科协工作财政投入合理增长机制,对重大工作专项予以经费保障,促进科协工作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提升。

(十三)发挥科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

35.履行好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坚持科协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科协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坚定自觉地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贯穿于科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营造高效优质服务、廉洁清正干事的氛围。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对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谋划,不断提高党组决策水平和研判能力,真正发挥好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

(十四)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

36.健全学会党建工作机制。明确学会党组织功能定位,着力扩大学会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发挥好学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各级科协设立科技社团党委,探索建立科协党组领导学会党的工作、科技社团党委指导和落实学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实施党建强会计划,积极探索通过党建促进学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十五)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

37.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密切关注、准确把握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加强政策宣讲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听党话、跟党走,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科技工作者在社会好风尚形成中的引领表率作用。深入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引导科技工作者在短板攻坚中竞突破,在科技前沿中竞领跑,在创业转化中竞实效,在普及服务中竞贡献。开展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加大科技人物和创新团队宣传力度,推出一批有代表性、事迹突出的先进典型,鼓励科技工作者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我省创新发展上来,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建功立业。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省各级科协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统筹推进改革工作,分解细化改革举措,明确任务时限。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为改革提供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二)稳妥有序推进

省市县三级科协要分步有序实施改革。省科协改革率先启动,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市县级科协改革2017年下半年启动,2018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省科协党组要定期向省委、中国科协党组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汇报改革进展情况,确保改革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推动科协事业开创新局面。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