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看卢氏④:扎好“篱笆”控住风险

作者:吴烨成利军 陈林道葛洋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17-07-14 05:53:00
分享

□本报记者吴烨成利军三门峡日报记者陈林道葛洋

7月12日,卢氏农商行官道口支行客户经理陈建强顶着烈日,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官道口镇黑牛村,到刘松花等贷款贫困户家中走访。“我们定期对贷款户进行回访,了解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看是否符合当时申报的脱贫项目。”

对贷款户进行回访,是卢氏县构建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中的一部分。陈建强说:“如果贫困户的贷款不是用于产业发展,而是用于其他地方,我们就会对其停止授信、停止贷款。对不良贷款率超过3%的乡镇或超过5%的行政村,我们也会停止发放贷款。”

刘松花是黑牛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月29日通过申请拿到5万元扶贫贷款,购买了4头黄牛和8箱土蜂,经济开始有了起色。刘松花告诉记者,银行之所以敢放心地把钱贷给她,主要因为她是信用户。

一旁的卢氏农商行金融扶贫服务部总经理刘洋波接过话茬说:“政府构建了信用评价体系,这就从源头上降低了我们银行放贷的风险。”据介绍,卢氏县通过对全县超过90%的农户进行信息采集,按照140多项具体指标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作为银行发放扶贫贷款的重要依据。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额度也越高。这些评定结果还被统一录入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互通共享。

对于像刘松花那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果出现了贷后风险,该由谁承担?卢氏县常务副县长孙会方介绍说,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卢氏县创造性地推出了“四位一体”的风险共担机制,即县财政拿出5000万元设立了风险补偿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后风险,由政府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与银行、省农信担保、省再担保集团,分别按照20%、10%、50%、20%的比例分担。而对扶贫企业的贷后风险,上述四方则分别按照20%、20%、40%、20%的比例分担。

卢氏农商行官道口支行行长李根生说:“有了风险共担机制,我们对贫困户和扶贫企业的贷后风险,只承担10%和20%,银行放贷更加放心了。”

与黑山村贫困户贷款自己发展产业不同,江槽村的贫困户常换峰虽然也贷了5万元款,但他却将这些钱全部入股科尔沁牛业公司,由此他每年可得到4000元的分红。

科尔沁牛业卢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青占告诉记者:“我们推行的贷资入股模式,目前已吸引全县1000户贫困户参加,吸收贷款5000万元。通过政府设立的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我们还能以此为基础,向银行申请贷款。”

官道口镇副镇长苏西场介绍说,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就是针对大型扶贫企业的资金需求建立的。其中政府出资30%作为风险补偿基金,企业出资70%作为互助担保基金,建立基金池,再由银行按放大若干倍来投放贷款。此举既降低了贷款风险,也破解了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贷款的瓶颈。

日渐完善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撬动更多的资金流向卢氏的带贫企业和贫困群众。今年上半年,卢氏农商行累计投放贷款5.89亿元,其中2994户贫困户获得贷款1.64亿元,120个农民合作社获得贷款2.64亿元,3个扶贫龙头企业获得贷款1.6亿元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