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党的生日,也是一个普通的双休日。
河南调查总队驻息县弯柳树村第一书记宋瑞照例没有回家,她要为全村党员干部和前来考察的企业家上一堂党课。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许多贫困户也闻讯赶来,村里的道德大讲堂被挤得满当当的。
看到群众对一堂党课的热情,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宋瑞欣慰不已:“乡亲们的笑容是扶贫工作最好的成效!”
这是宋瑞的感慨,也是信阳全体“第一书记”共同的心声。
“党放在最基层的人,更要让党放心”
信阳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所辖县均为贫困县的省辖市,贫困村、贫困人口均占全省近十分之一。
2015年起,中直单位和省、市、县(区)共选派1016名驻村第一书记,分赴该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等。两年多来,全市已有19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25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完成转化升级。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第一书记后,深深理解这数字背后的艰辛。
2015年8月,53岁的省国税局干部李瑞被派驻商城县伏山乡南冲村任第一书记。700多个日日夜夜,被她用一个个喜讯装点:电通了,路修了,河塘大堰整修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健身器材配齐了,养牛场落户了,农业合作社成立了,光伏发电项目落地了,老百姓心里想的,一件件都变成了现实。
驻村期满,李瑞选择了继续坚守。她说:“我们能成为党放在最基层的人,更要让党放心!”
与李瑞一样,宋瑞在驻村3年之后,同样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村子不脱贫,宋瑞不收兵!
宋瑞清楚地记得,2012年初入村时,她协调来的40万元种养项目扶贫资金,无人去领!
给钱都不要,这贫该咋扶?
扶贫必须先扶志!宋瑞开始大胆探索: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村道德讲堂成立了。村民从开始观望、不愿听课,到后来抢座听课。
从前打麻将成风、垃圾围村的贫困村,如今不但被评为“信阳市美丽乡村”,而且成为全省第一个“中华孝心示范村”,被民政部授予“弘扬中华孝道示范基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村里投资,德孝文化培训产业、有机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服装加工……一项项产业红红火火地干起来了。
“妈妈是第一书记,可受乡亲们欢迎了”
侯晓亮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干部,两年前从北京来到商城县河凤桥乡新桥村。他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很快为新桥村找到一条新路:光伏发电。去年6月,新桥村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惠及20户贫困家庭,为每个贫困户带来3000元/年的收益。该项目还在商城县110个贫困村推广,预计可带动1300余户脱贫。乡亲们笑了,侯晓亮也笑了。
省科技厅驻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第一书记陶曼晞的女儿,很喜欢在同学们中“炫”妈妈:“她可受乡亲们欢迎了……”
陶曼晞把脱贫“突破口”选在改良当地水稻种植上。她请信阳市农科院专家为村民讲解“籼改粳”和抛秧技术,村民们“不买账”。
陶曼晞就组织50多个种田大户到外面观摩学习,还无偿提供粳稻种子和配套的无污染化肥农药,最终打消了群众顾虑。1600多亩水田种上了粳稻,覆盖120户贫困户。2016年,平均亩产1400斤,每亩增收上千元。
“我们村”,是陶曼晞对记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组。为了“我们村”,她一次又一次请专家来为村民培训;把十多岁的女儿撇给丈夫;在郑州做完手术不到一个月就匆匆赶回,大中午晕倒在水田里……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第一书记”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叠加优势,改“输血”为“造血”,改外促为内生,改普惠为精准,成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第一书记是老百姓能看得见的党”
平桥区公路局驻胡店乡易湾村第一书记刘金龙,驻村两年来,流过3次泪。
为打通易湾村致富路,他带领全村奋战3个月,硬化道路12.5公里,实现组组通、户户通。最后一算账,还节约了10万元,那一夜,他喜极而泣。
易湾紧挨淮河,千百年来靠小船摆渡,农产品难以外销。架座桥,直达河对岸的107国道,是村里彻底脱贫的“命门”。刘金龙拿着“修桥报告”,东奔西走,终于争取到2300万元。2016年10月9日,大桥正式开工了,刘金龙现场泪奔。
妻子突发急性胃出血,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刘金龙匆忙赶来,拉着妻子的手,他哽咽无语……
今年6月,息县盐业局驻八里岔乡黄庄村第一书记汪保华被检查出心脏不好,他申请把儿子小汪换成了第一书记,自己作为帮扶工作队员继续留在村里。
那天,老汪把自己的扶贫日志、贫困户名单交给小汪时说:“这既是扶贫工作上的交接,也是一个老党员对新党员的交接。咱爷俩要接力带着黄庄的老少爷们一起脱贫致富!”
李瑞、宋瑞、侯晓亮、陶曼晞、刘金龙、汪保华……他们都只是信阳1000多名第一书记中的普通一员。更多第一书记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说:“第一书记就是飘扬在最基层的党旗,是老百姓能看得见的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