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吴智星
38岁的王开军,是郑州86路公交车车长。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帅气的“兵哥哥”。他的同事马涛笑着说:“开军把军队的作风带到了线路上。”
“啰唆”的他
遇到换乘的大爷
他耐心解释指路
6月29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在紫荆山路上坐上一辆86路公交车,前往郑州公交四公司采访。要采访的人,是一个上岗三个月的新车长。别人都说他车干净,只有他说还差得远。
车走到“市六十三中”站时,一位老大爷着急想下车。
“您去哪儿?”男车长问。
“我想换乘B16,开开门让我下车。”大爷说。
男车长说:“您刚才怎么不下车,在那儿下车可直接换乘。现在下,您走得远,这样吧,您在金色港湾站下吧,也能换乘。”
大爷笑了笑,扶着栏杆,未入座。“有位您坐下吧!”
河南商报记者悄悄给他拍了个照,想问问四公司的工作人员,这个啰唆的车长叫啥。
巧的是,公交四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照片的主人公,就是采访对象王开军。不巧的是,王开军被堵在了路上。
86路调度员马涛告诉记者,王开军是个好小伙,别看上岗才三个月,工作上却异常出色。马涛给记者的第一个王开军的关键词,就是服从命令。
原来,三个月以来,因为线路调整,已经给王开军换了三辆车。在公交行业,换车意味着要重新熟悉一台新机器,要磨合很久。而好不容易熟悉了的车,一换再换,很多车长就不愿意。“王开军每次都是说中,就一个字。”马涛说,不愧以前是当兵的。
孝顺的他
为了照顾重症母亲
退伍回到河南
王开军回来时,已是下午一点半。他瘦瘦高高,留着寸头,身上的工装干干净净,很是精神。
别人打扫车辆,都是用拖把拖一遍,充其量再用大刷刷一下。王开军不一样,非要用牙刷抠抠细节,就和104路上的“娘子军”一样。
“人们都说你车干净,为啥就你说还不行?”记者问。
“真的不行,和在部队的要求比,差太远。”话锋一转,他又自黑起来,“可能我是处女座,有点强迫症吧。”
2001年,王开军入伍,在北方当兵。退伍前,他是连队里面的司务长。
2004年,母亲腿上起了大疙瘩,王开军趁着休假,带母亲看病。但是走遍郑州市的医院,也没查出个毛病。
查不出怎么办?去北京。不过也没查出病因。为了方便,他把母亲接到北京。每到星期天,他就请假熬夜为母亲排队挂号。
2008年,王开军为了照顾重病母亲,退伍回到河南。不料半年之后,母亲突然病情恶化,与世长辞。
认真的他
看到乘客满意
心里比吃了蛋糕还美
成为公交车长后,每到一站,他都会说“欢迎乘车”。公交是郑州的一个窗口,有时候说完,外地乘客都很诧异。“我想让他们知道,郑州挺好,河南也挺好。”
前一段时间,86路线路改造,东风路上一处站台变更到了马路对面。原站台线路变更告示被人撕掉,还有很多乘客在老站台等车。
细心的王开军看到了乘客的不便,每到该站,便推开车窗,朝马路对面大声呼喊。当然,为了不影响车上乘客,王开军会留意信号灯,只有停车时,才会掐表1分50秒,告诉路对面乘客。其实,他不这样做,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
现在,因为王开军的建议,原来的站台已经取消,乘客们都到新站台乘车。
王开军说:“自己干的就是服务行业,要做就做好。看到乘客满意,心里比吃了蛋糕还美。”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