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记:外省货船也来“淮河第一港”做生意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7-07-03 07:32:00
分享

出海记:外省货船也来“淮河第一港”做生意

淮滨县的造船厂内,工人们正在焊接船架。

出海记:外省货船也来“淮河第一港”做生意

  固始县的淮河航道上一片繁忙景象

□记者 田园 刘瑞朝 通讯员 李慧毓 文 记者 王亚鸽 摄影

核心提示丨信阳是农业大市,中国七大江河之一的淮河流经此地,再经皖、苏东流汇海。近年来,淮河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打开了豫南水运的大门。

淮河是河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而“淮河第一港”就在信阳。淮河上游主要港口淮滨港、固始望岗港已实现千吨货轮长年通航,货种日趋多样化。港口建设正在触发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内河航运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

港口

固始千吨级船舶满载麦粒开往江苏

6月下旬,固始望岗码头。47岁的徐金胜正在他的“豫商货0518”号货船指挥室中操控船舶方向。数十天后,当地产的小麦将通过他的船运达江苏。

这是固始县最大的码头,一车车运麦卡车停在这里,通过传送带输送小麦到船上。空气里弥漫着新麦的清香,从远处望去,这艘载重千吨的货船上一片金黄,像小山一样堆满了刚晒干的麦粒。

“船马上满载了,下午就可以出发去江苏。”徐金胜说,相比陆运和铁路运输,船舶无疑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这艘船前前后后装了70多辆卡车拉来的小麦,共计1000吨,拉到江苏靖江,运价每吨约60元。

从上个世纪在长江上跑船,到2010年回到河南,徐金胜已经在船上工作了20个年头。“在长江上跑船要日夜兼程,竞争压力大。”徐金胜说,相比较而言,淮河上的水运里程短,一般不用夜航,压力也小一些。

“河南物资丰富,很容易找货源。以这趟运麦船为例,加上配货和卸货时间,需要1个多月,但能挣到1.5万元。”徐金胜说,随着信阳航运的发展,这几年,山东、江苏一带的货船也来到这里做生意。

船厂

河岸边4艘1500吨级船舶正在打造

淮滨旧称乌龙集,有舟楫之利,自古就是淮河上下游货物的集散地。淮滨素有“淮河第一港”之称,当地居民的生活自古以来就与淮河、港口、造船业息息相关。

6月下旬,淮滨饮马港附近的淮滨县淮航船业有限公司,4艘1500吨级船舶正在打造中,骨架钢架结构已造好,工人正在焊接。“淮滨人擅长造船,淮河一带很多船主都是我们的主顾。这是安徽的订单。”该公司负责人张永信说,这4艘全都是内舱式钢铁船,每艘造价160万元。造一艘船需要4个月,为了提高效率,4艘船同时开工,70多个工人一起上工。

船舶体积大,内陆地区的船舶厂都建在河边,淮滨县也是如此。张永信这家公司是家族企业,早在1954年就有了,当时在淮滨县的4号码头,造的多是帆船。这家公司传到他手上时,已开始制造钢质船。

淮滨县造船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启说,2008年到2013年是淮河造船生意最好的几年。2011年,淮滨县成立产业集聚区,2012年淮滨县共制造512艘船。在造船生意最旺的几年,淮滨县有14个大型造船厂,每家都有500多名工人。

淮滨县成为全省造船业最具规模的县区,直接从事造船业的产业工人达1.5万人,年实现劳务收入1亿余元,全年产值10亿元以上,淮滨造的船开往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成为该县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县域支柱产业。

影响

信阳港口建设引发区域经济“乘数效应”

目前,淮河上游的主要港口淮滨港、固始望岗港已实现千吨货轮长年通航,货种日趋多样化,港口的建设正在触发区域经济“乘数效应”。

由信阳明港钢厂发至江苏溧阳的带钢;由淮滨、固始发至安徽蚌埠、宿州的黄沙、石子;由罗山、平桥运往长三角地区的珍珠岩矿砂及制品;由信阳周边县运往江浙地区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由江苏南通运往息县的陶土、瓷泥络绎不绝。

港口物流环境的亲和力不断提升,产业聚集力逐步显现,投资吸引力日益凸显,经济贡献力显著提高。依托港口便捷的进出港条件,当地政府先后从江苏、上海、安徽等地引进了多家生产加工贸易型企业,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港区大量企业的入驻又促进了港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物流港项目即将启动,信阳港正逐步形成豫南沿淮货物重要周转基地和综合物流园区。

进展

淮河东延,将与综合运输网衔接

信阳市航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信阳航运发展迅速,下一步,将加大信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挥淮河干流天然水资源优势。目前,淮滨县已编制完成了《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概念规划》,正在加快构建“一港六区一廊道”空间布局。2017年淮滨县谋划项目30个,匡算投资54亿元。

同时,加速推进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淮滨段项目工作,按IV级航道标准整治航道47.8公里,计划2019年12月通航。

据介绍,随着“十三五”期间淮河息县至淮滨段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淮河支流潢河、史灌河、洪河等航运开发工程的持续实施,将形成以淮河干流航道为骨干,支流航道为基础,覆盖河南中东部主要城镇,与流域内工矿基地沟通,与交通枢纽及综合运输网衔接,通江达海的现代化水运网。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