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居民求助 想替去世多年的父亲寻老家亲人

作者:于扬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7-06-30 07:32:00
分享

台湾一居民求助 想替去世多年的父亲寻老家亲人

  张宏义拿着父亲在台湾的结婚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于扬实习生李玉坤

核心提示|48岁的台湾居民张宏义这几天寝食难安,每日在等待书信的回复。不久前,他接连向河南省周口市有关部门寄发书信,求助找寻故乡亲人的消息,“我爸叫张长荣,曾在淮阳娶妻生子……”

张宏义在信中求助说,其父亲叫张长荣,1948年在故乡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参加国民党军队,而后到台湾地区生活,直至1988年去世,父亲再没能回到淮阳。但父亲始终惦记着故乡,在世时经常念叨要回故土淮阳,经常提到在淮阳老家的妻子和孩子……

虽然父亲离世多年,但作为台湾家中长子的张宏义牢记父亲遗愿和嘱托,期望尽快找到父亲在老家的亲人。

[往事]父亲直至离世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早安,最近要辛苦您了,谢谢。”昨日清晨7时28分,远在台湾高雄的张宏义给大河报记者发来短信,礼貌、亲切,言语间充满期待。

在与本报记者联系之前,张宏义先后向周口当地新闻媒体和淮阳县台办寄发求助信,请求查找在淮阳老家的亲人。虽然他从未到过故乡河南淮阳,但为了父亲张长荣的遗愿,他努力打听各种消息。

1948年,豫东淮阳县,18岁的张长荣刚刚娶妻生子,他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但是意外是他无法阻挡的。6月1日那天,张长荣参加国民党军队,次年到台湾。他没有想到,与老家妻儿、父母的分别,竟成了永别。从18岁离开故土,到1988年3月在台去世,张长荣再也没能回到故土河南。

1970年,张长荣在台湾又娶了妻子,并在随后的日子里相继生育4个孩子,张宏义是老大。

张长荣把回故乡的遗愿交给了儿子张宏义。“父亲去世那年,我才17岁。作为长子的我真的是没尽到孝道,在这之前没有寻找过亲人,但是爸爸的遗愿一直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昨日,张宏义在微信中告诉大河报记者。

[回忆]父亲是1930年生人,经常念叨故乡淮阳

在张宏义的记忆里,父亲张长荣脾气很好,踏实能干。1965年父亲“退伍”后以开计程车为生,“家里4个孩子,负担很重”。

虽然父亲经常念叨故乡淮阳,但怎奈当时张宏义和弟弟妹妹们还小,他们无法想起父亲在淮阳县的具体籍贯。

通过张宏义的讲述,记者梳理出了其家庭的大致情况:爷爷叫张国庆、奶奶姓杨,父亲张长荣1930年出生,曾在淮阳县娶了妻子,并生育一个孩子(性别不详)。

多年以来,张宏义一直牢记父亲临终前找寻故乡亲人的嘱托,多方努力查找,也曾向父亲的同辈人打听,但始终没有有效消息。他还曾到台湾的户政部门查询,也只查到父亲登记信息祖籍为“河南淮阳”。“这个心结萦绕我心头多年,现在我没办法,才向老家河南的媒体和有关部门求助,希望能帮助我帮父亲叶落归根。”张宏义说。

在他的印象里,虽然远在他乡,但父亲乡音一直未改,“讲普通话时带有浓重的方言”。

在饮食方面,张长荣喜欢吃馒头就大蒜,喜欢吃面食,在家会做各种肉馅饼。这一细节符合淮阳特征,张宏义所说的馅饼,就是今天淮阳街头到处可见的肉盒,而淮阳农民种大蒜的习惯,也一直保留到现在。

[回应]线索很少,但也会积极查找

淮阳县台办主任王英姿清楚地记得,她在6月27日上午,收到了张宏义从台湾寄来的求助信。

一个大号的黄色信封,封面和内文的书写形式都是竖行排列,张宏义认真书写的繁体字跃然纸上。读罢饱含真情的书信,王英姿禁不住潸然泪下,“我能体会到张宏义先生的心情,很急切”。

作为淮阳县台办负责人,王英姿的职责就是“为台胞、台商服务”。她第一时间向淮阳县委统战部负责人作了汇报,并查找了相关档案,“没有有效信息”。

根据张宏义所说,1948年6月1日,是其父亲参加国民党军队的日子。但遗憾的是,淮阳县史志上没有6月份的记录。

大河报记者还找到了淮阳县公安局。经过商议,警方认为查找张长荣1930年在淮阳出生时的户籍信息,几乎不大可能,因为张长荣去了台湾,老家这边电脑上肯定已经注销了他的原始户籍。根据张宏义提供其爷爷叫“张国庆”的信息,警方排查了全县所有叫“张国庆”的人名,但也没有找到符合特征的人员。

尽管信息有限,但王英姿依然决心很大。“我们县统战部领导很重视,下一步我们将把张宏义提供的信息,下发到各乡镇组织统战委员手里,从各乡镇广泛征集信息,看看能否找到张长荣老先生曾在淮阳的妻子和孩子。”王英姿说。

王英姿还建议,方便的时候,张宏义可以回淮阳一趟,台办将配合他进行查找。还有人提议,张宏义可以回淮阳采集DNA信息,通过科技手段找到老家的亲人。

[思乡]非常期待找到亲人

从台湾高雄市的家中看去,西北的方向就是河南。相隔千里,但却隔不断难舍的亲情和故土的思念。虽然讲着一口地道的台湾方言,但张宏义的心,常常在海峡的另一端。

月朗星稀的夜空,他会站在高雄家中的阳台上,遥望弯弯的月亮,还会猜测月亮下面,会不会也有老家弯弯的小桥。

张宏义至今保留着父亲在台湾的结婚照和一本“桃源县河南同乡会”会员证,照片上,年轻的张长荣平头、浓眉、双眼皮,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多少看过照片的人都说,张长荣是那个年代的美男子。

未曾谋面的淮阳,未曾谋面的亲人,这一切都在张宏义的脑海中盘旋着。他很期待,期待找到故乡亲人的那一刻。

昨日午间,大河报记者把两张淮阳街景的实时照片,通过微信传给了张宏义。仅仅数秒钟后,他回复:“能看到真开心,谢谢。”

话不多,回复的速度却很快,张宏义很急切。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