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社民和爱人张现芹摘来大棚里的甜瓜让众人品尝
□见习记者李帅文图
核心提示|今年42岁的陈社民,是安阳市内黄县亳城乡陈流村的26户贫困户之一。虽然他年纪并不大,自身和爱人也无残无病,但他为了给年迈的父母看病,不但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五六万元的外债。可最终,天不遂人愿,父母仍相继去世。他从全村知名的孝子,成为村里知名的贫困户。如今,在精准扶贫项目的帮助下,陈社民一家不仅实现了脱贫,还计划着盖房、买车。
过去父亲丧失劳动能力他早早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6月23日上午9时,在陈流村通往田间的水泥硬化路上,记者与骑着电动三轮车打算去地里浇水的陈社民不期而遇。这个朴实的汉子,皮肤黝黑,非常热情。当他得知记者想去地里转转时,他热情地拉着记者坐上了电动三轮车,并笑着说:“走,到地里,先吃瓜。”
“我15岁时,父亲因病截肢致残,没有了劳动能力,母亲身体不好,几亩地全指着我。”在大棚里,陈社民回忆说,他有6个姐姐,他的父亲42岁才有了他。因经济条件不好,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年纪最小的他便早早地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父亲83岁时走了,母亲是75岁,之前为了照顾老人,家里的活几乎都是媳妇干的。”说到这里,陈社民扭头看了一眼旁边正在整理西红柿苗的爱人张现芹。陈社民说,他和爱人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和儿子是龙凤胎,今年9岁。他的母亲在去世前,曾因脑梗四次住院治疗,为了给母亲看病,他和姐姐轮流在医院照顾母亲,家里的农活重担全都压到爱人身上。
陈社民把抽完的烟头用力地按在地上后,继续说,为了给母亲看病,他和爱人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五六万元外债。因为家里的几亩地离不开人,两个孩子又太小,他们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现在发展14亩大棚,雇工人干活
过去的已经过去,如今的陈社民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不但发展了14亩的大棚种植,还雇工人帮忙干活。用陈社民的话说:“现在终于翻了身。”
“最多的时候,能用五六个人。春节前,光给工人开工资就花了一万三。”说起大棚种植,陈社民笑着说,他现在一共9个大棚、14亩地。就当前这一季的甜瓜,他挣了有12万元,除去成本,这一年他保守估计能挣8万元。“就卖瓜这一个月,我瘦了6斤。”
听到这里,陈社民的爱人张现芹忍不住笑着说:“这总比出去打工没挣到钱饿瘦好吧!”
陈社民说,扶贫工作开始后,陈流村第一书记张照亮和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就开始帮他协调土地,指导大棚种植,还给他家门前硬化了水泥路面,给他发放了光伏发电的补贴。“这两年不光欠的外债还清了,还存钱了。”
陈社民坐在大棚里的地上笑着说,这两年多,他趁着农闲考了驾照。他计划着未来先把家里的房子盖盖,然后买个SUV越野车,能多坐人。“盖房、买车,别人有的咱也得有。”
张照亮告诉记者,目前,陈流村的26户贫困户,除了一户拟清退、一户过世外,已有21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未脱贫3户。如今,陈社民一家已经脱贫,正走在致富发展的道路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