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 陪戒父母讲述陪孩子一起“战毒”的日子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7-06-26 07:35:00
分享

国际禁毒日 陪戒父母讲述陪孩子一起“战毒”的日子

  今年母亲节,省女子戒毒所举办感恩活动

□记者段伟朵文王亚鸽摄影

核心提示丨又到一年“6·26国际禁毒日”,毒品,散发着邪恶的诱人味道,其毁掉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一个家庭,背后埋藏着多少家人的痛楚。近日,大河报记者联系多名孩子正在戒毒所中的“陪戒爸爸”“陪戒妈妈”,听他们讲述陪伴孩子一起与毒品做斗争的故事……

讲述1

“你伤透父母的心,但等你改好,爸爸接你回家!”

“我来这里看你,内心的滋味难以言表,想来想去,还是把我过去管教你写的《备忘录》选出一部分送给你,作为见面礼。以前你不明白,现在如果真想改错,就应该好好看一看,认真想一想……”2016年的一天,作为父亲的王先生带着一本“日记”来到了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他的女儿萌萌正在这里被强戒。

王先生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因工作原因,二女儿萌萌小时候寄养在伯父家。

逃课、离家出走、早恋……萌萌的叛逆期似乎格外漫长和极端,但最令王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居然染上了毒品。2009年8月开始,萌萌除了偶尔回家要钱,连续8个春节,都没有回家过年。

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疼她?王先生见不到女儿,就把心情写成了日记,内容包括如何戒毒、戒毒后如何找工作、如何组建自己的家庭、啥样的人适合结婚等等,事无巨细。

“你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你不明白谁是最关心你的人!你不明白自尊和自爱!”王先生字字泣血,只想唤回女儿的良知,“有钱吃喝玩乐就是生活吗?不,生活还包括学习、奋斗、责任以及奉献。”

可惜,在进戒毒所之前,萌萌从没真正认真读过一次。

直到有一天王先生接到省女子戒毒所一大队干警李敏打来的电话才知道萌萌被强戒,在所里失去自由的日子,她开始想念家人。

“进来几个月后,偶尔了解了萌萌的故事,便想着试试帮她找家人。”李敏告诉记者,几经周折,真的找到了。王先生已经绝望至极,但他依然出现在戒毒所,带着一本日记作为礼物来看萌萌。

这本日记,李敏看了很多遍,数度落泪,她读懂了一个父亲的无奈。“我也替她父亲生气,除了让她用心读,还罚她抄写一遍。”

萌萌也开始悔改,知道自己错了太多。她最近几次打电话,都会有意识关心父亲的身体。

“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你从来体会不到,一心只想自由自在,以至于走上害人害己、害家害父母、害社会的违法道路!希望你这次大梦初醒,大彻大悟,配合管教人员好好改过,重新做人,未来幸福健康,与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王先生最终还是选择原谅和鼓励女儿。他说:“等你什么时候改好了,我来接你回家!”

讲述2

女儿吸毒后,她的睡眠被“偷”走

对于44岁的农村妇女张红芳来说,毒品是距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东西,她从来没想过自家闺女会沾上毒品,并且是在16岁的花季。

女儿起初并不愿告诉妈妈,她开始夜不归宿,不接电话。张红芳知道,孩子爸爸2010年病逝后,自己改嫁的事儿,让女儿对这个家有点意见。直到女儿被关进去,她才发现这个事实。“用语言表达不了的伤心。”

从那之后,她的睡眠被“偷”走了,每天睡一两个小时就再也睡不着,做梦都在督促女儿戒毒。她也曾反思过,是不是对女儿监管不够,才导致她误入歧途。她始终坚信女儿是懂事的,本性不坏。

张红芳跟女儿约定,出来之后好好过,不玩手机不联系之前的狐朋狗友。再苦再累,娘儿俩一起扛。

分析

亲情帮扶力量大,家人从未放弃过

数据显示,毒品每年让约62万个中国家庭额外支出40万元费用,导致众多家庭走向破裂。河南省2016年查获有吸毒行为人员11697人次,强制隔离戒毒7545人,这其中有不少是女性。其中,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是我省唯一一所收治女性戒毒人员的戒毒所。

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大队长郑玉凤介绍,不少染上毒品的人员,与家庭的不幸福有关,或是无父母看管,或是婚姻不幸,也有一部分人是自身原因。但不论是哪一种,亲情帮扶在戒毒过程中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为此,戒毒所会在“母亲节”“端午节”等节点组织各种活动,利用亲情感化的力量,让学员们意识到戒毒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家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她们!

河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贾美丽介绍,对戒毒人员来说,最难的不是生理戒毒,而是心理“脱毒”。为实现心理“脱毒”,戒毒所推行了“三体联动”心理咨询工作模式,适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测量评估活动,帮助戒毒人员从心理上摆脱毒品;另一方面加大康复训练,组织戒毒人员练习五禽戏、八段锦、太极功夫扇、瑜伽操、手语操、工间操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文中戒毒人员及家属均为化名。)线索提供连欣李郑安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