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张女士向记者讲述她当年的高考故事 记者白周峰摄影
□统筹赵红刘同洲执行记者樊雪婧牛洁王迎节谭萍
核心提示|有这样一段时光,浸湿着汗水,被记忆深深铭刻,多年后再回首,仍记得点点滴滴。
有这样一个词汇,背负着梦想,见证着一代代人的青春,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待。
6月7日上午,2017年高考的铃声敲响,86万名河南考生用3年努力叩响梦想之门。40年前的冬天,1977年高考恢复,成为570万“追梦人”命运的转折点,对于他们,高考的恢复意味着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来临。40年间,曾经走入考场的“追梦人”如今已将接力棒传给了下一代,成为默默守护在考场外的候考人。他们的身上有怎样的故事?
故事1
集体出征,带着“厨师”去高考
47岁的戴女士,驻马店人。送孩子走进考场,她站在考场门外,仿佛回到了自己高考的时代。她说,只要提起当年的高考经历,她的记忆仿佛就会定格,画面里有个很重要的人:那一年和他们一起“出征”的厨师。
1982年,戴女士在乡里的高中读高三,当时,她和同学们要去远在几十公里外的驻马店市区参加高考。为了方便学生们参加考试,学校还特意找来一辆大卡车,载着四五十名学生集体出征。“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学校还专门给我们带了几名厨师,就这样,我们就和大锅、勺子等好多厨具一起乘车出发了。”戴女士说。
“走出考场,就看见考点旁边的‘食堂’已经开伙了。”戴女士回忆说,她和同学们在考场奋战的时间,厨师们已经在考点附近的空地上,生火、支锅,做起饭了,等待学生们考完后大吃一顿。
时间过去35年,那顿饭在戴女士的记忆里依然清晰:“我记得特别清楚,菜是白菜,主食是馒头,我们自带的碗筷。”
为了省钱,同学们会几个人搭伴儿,到附近招待所找大通铺住下。一个人一晚上的住宿费是几块钱,但在当时的高三孩子们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幸运的是,那一年,戴女士高考成绩很好,过了重点线,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成为全家第一个走出来的大学生。
故事2
考大学从“奢侈品”变成“必备品”
候考家长赵女士,站在省实验中学考点门外急得直拍胸口,“孩子昨天没看考场,今天又来得匆忙,不知道找到教室没。”她说。
这样的情景倒是让赵女士一下就想起了自己高考的样子。1992年,18岁的赵女士参加了高考,没有家长送考,也没有辅导班,赵女士自己一个人走到了考场,幸运的是,结果不错,她考上了一所大专,后来一路深造,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家里姊妹很多,没有人会专门在意你,更不会有人说今天高考,全家人都会围着你转,真要考不上了,也没关系,出去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赵女士说,那个时代,高考录取比例远低于现在,一个班级能考上一两名本科生就很厉害,而且也没有辅导班,都是在学校里学。“我那会还算幸运,考上大专,要在现在,不值得一提,可在那会,考上大专也是件荣耀门楣的事,大家都喊你是大学生。”
赵女士说,那时候,通过高考上大学,更像是“奢侈品”,如果没考上,找个工作也一样,没有人会低看你。但现在,上大学更像是“必备品”,成为一种必经的教育,如果你没有,好像人生都不完美了。“这是不是也说明,咱们国家的教育水平提升了,整体的教育层次也提升了。”
对于儿子,赵女士没有过多的期望。“能够考上个一般的大学,在大学里继续深造,也是一样的。”
故事3
每天学到12点,定个闹钟凌晨3点起来接着学
提起当年的高考之路,郑州家长张女士同样记忆犹新。昨天,在郑州九中考点外,她回忆说,自己是在1989年参加的高考,高三那年也特别苦。
“特别是在备考最后的几十天里,几乎每天晚上学到12点左右,临睡时再定个闹钟,凌晨两三点起床再接着学一会儿。”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很累,但一想到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让命运改变、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苦再累也值了。
在她眼里,当年的高考,就如同“自古华山一条路”一般。“想成为‘干部’身份的话,只有这条路。”她说,现在的高考就不一样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能因为一个孩子高考是否成功,而决定他们的未来。
张女士的女儿今年16岁,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已经报考了中科大少年班。“孩子正在上高二,等于是提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张女士说,孩子跟我那时候比,虽然备考也辛苦,但同时还是幸福的。
为啥这么说?张女士解释道,你看现在的城市孩子赶考基本上都是车接车送,离家远的都会在考点附近租个房子;另外,现在社会上的各种机构也十分关注高考,每到这两天几乎全民都会为高考服务。
“我们那时候就不一样了,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没有现在这么高。父母虽然也操心,但从不会请两天假专门陪着孩子。”她说,记得当时,我早上6点就起床了,妈妈给煮了两个鸡蛋、配一根油条,寓意是考出100分。
故事4
吃俩鸡蛋,骑“二八”自行车考试
家长宋先生,今年49岁,一大早,他步行送女儿参加高考。宋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让女儿充分休息,他们提前在考点附近预定了宾馆,头一天,一家人就住在宾馆,当天早上,女儿吃的是宾馆自助餐。
“想当年,为了我高考,家里特别‘奢侈’地给我弄了俩鸡蛋吃。”宋先生回忆说,1983年参加高考的场景历历在目,早饭吃完“双蛋豪华套餐”,自己起个大早,蹬上家里那辆高大的“二八”自行车,足足蹬了半个小时,才到考场。
相对于爸爸的俩鸡蛋,宋先生女儿的早餐显然要洋气得多。不过,在宋先生看来,时隔30多年,两代人高考最大的差别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人们对待高考的观念。
“我们那时候,根本不流行送考,全是自己去,家长也没这么重视。”宋先生说,现在全家齐出动,孩子高考家长反而更紧张,都是提前请假备考。同时,在专业选择方面,宋先生记得,当年他们选专业时,更在意哪个专业更有利于就业,现在的孩子更多从个人兴趣出发。“也跟时代有关系吧,那时候毕业还包分配,哪个专业分配工作好,哪个专业就是热门专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