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部长,您看:这西红柿都长这么大了,又红又圆;这青椒个大皮薄,每天可以产出500斤左右,收入500多块钱。今年这大棚蔬菜是个好收成……”
6月6日上午,夏雨初歇,空气清爽。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第一书记时圣宇,一头钻进果实累累的蔬菜大棚,一手持手机自拍杆,一手拨开繁茂的枝叶,兴奋地对着手机屏幕介绍。手机屏幕里,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满脸笑容,频频点头。
今年28岁的时圣宇,是人民日报社政文部的记者,2015年8月被选派到韦店集村驻村扶贫。一到村里,时圣宇就带领群众查找致贫原因,探索脱贫道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村办企业,很快就改变了韦店集的贫困面貌。一时间,这个“80后第一书记”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天上午,时圣宇正在接受本报记者和商丘日报记者共同采访的时候,恰逢赵素萍通过河南日报新版中央信息厨房连线前方记者。宣传部长巧遇人民日报驻村第一书记,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时圣宇向赵素萍介绍,韦店集村有8个自然村,2160人,其中163个贫困户。两年来,通过扶贫扶智,全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2850元提高到了4560元。
赵部长听着他如数家珍,随着镜头看着大棚里一派丰收景象,禁不住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连连称赞:“看到这些蔬菜的茁壮成长,就像我们的基层干部一样。我们的记者就应该把根扎在农村、扎在基层,这样我们才能把新闻做好,我们的报道才能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因为连线时间有限,时圣宇又想让部长多看看,从大棚一出来,他就拿着自拍杆小跑起来,边跑边向部长汇报:这是我们新修的道路,这是我们美化的村居……一口气儿跑到村北的河道旁。只见河水清澈,水草碧绿,两岸垂柳依依,花木葱茏。“这是我们村正在打造的‘十里画廊’。把废河道开发利用,打造成一条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廊道……”
时圣宇这头儿说得气喘吁吁,部长那头儿看得欣喜不已。
“我相信有这么清晰的思路,有这么务实的作风,你们的脱贫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赵素萍动情地说:“你所有的语言里都透露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你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给你点100个赞!”
连线结束后,一旁的韦店集村党支部书记杜爱华略有遗憾地说:“还有咱村里的养鸭场、钢卷尺厂、文化广场,要是都能让赵部长看看就好了。”
时圣宇说:“咱不一定样样都让领导看。部长给咱点了100个赞,咱要一百分努力加油干。干出脱贫攻坚的美好明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