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洲夫妇与马存良老人合影
彭杰洲祭奠父亲
彭杰洲读祭文
□记者李晓波通讯员许金安文记者李晓波摄影
站在父亲坟前,88岁的彭杰洲摘下遮阳帽,从口袋里掏出了精心准备的祭文。
73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找到父亲的埋葬地。
彭杰洲的父亲彭仕复生前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178师532团团长。1944年5月14日,在洛阳市新安县阻击日军时不幸牺牲,时年43岁。
当时彭杰洲只有15岁,只知道父亲牺牲在河南新安县一带,但埋葬地却无法找寻。
近些年,为了找到彭仕复烈士牺牲地和埋葬地,新安县川军抗战史研究者孙保旭做了不少努力。一个多月前,孙保旭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彭仕复烈士的确切埋葬地,消息传到四川,彭杰洲全家兴奋不已。
5月22日,彭杰洲夫妇从深圳赶到新安县祭奠父亲。
一个老人多年的夙愿,终于完成了。
抗日烈士安息之地难寻找
5月的新安,庄稼地里,麦子金黄。
同样是在5月,73年前发生在新安县那场阻击日军的战斗,甚是惨烈。
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47军军长的李家钰,主动请缨出川抗战,转战山西、河南等地与日军血战。
孙保旭说,1944年4月至5月,日军发动豫中会战,当时身为第36集团军总司令的李家钰带领川军为掩护中国军队主动殿后,在新安县云梦山、金斗山、象山等地发起阻击日军的“新安阻击战”。
川军抗战史专家何允中介绍,当时李家钰麾下178师532团团长彭仕复奉命在铁门以南地带阻击日军。5月14日,彭部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并遭到重炮及飞机的猛烈轰炸。战斗到中午时分,敌军攻上了山头,然后兵分两路,日军一路采取了迂回包抄的策略,袭击彭仕复的团指挥部,切断了团部与阵地的联系。团长彭仕复遭日军三面围攻,顽强战斗,直至牺牲,时年43岁。
彭仕复牺牲几天后,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率部在阻击日军、掩护友军撤退到陕县旗杆岭时,遭遇日军伏击,壮烈殉国。何允中说,1984年,李家钰经民政部批准被追认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2014年9月,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李家钰名列其中。1988年,彭仕复被追认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近些年,川军后代们纷纷再回到父辈战斗的地方,重走抗战路,祭奠牺牲英烈。彭杰洲也是其中一员,他一直想找到父亲当年牺牲和埋葬的地方,但这个愿望如大海捞针。
烈士后人心愿难实现
彭杰洲是四川成都蒲江人,兄妹四人,大哥12岁病逝,他排行老二,还有一弟、一妹,退休前在四川航空工业局工作。
据彭杰洲回忆,抗日战争爆发后,其父随李家钰部队出川,先后到山西、河南抗日。父亲很能吃苦,也很能打仗,后来晋升到上校团长职位,当时母亲也随同他一起到了抗战一线,到过灵宝、新安等地与日军战斗,后来要照顾兄妹几人起居,母亲回到家乡。
1942年,彭仕复也回到家乡,负责训练新兵,输送到前线。当时彭杰洲上小学,一家都在团部居住。他回忆,当时父亲只要经过训练场地,所有新兵不管在做什么,都要立正。他的父亲还有一匹红色的骏马,彭杰洲还会在马夫的看护下骑马奔驰。“那匹马跑得特别快,骑在上边,耳朵两边的风呼呼地刮。”说起往昔情景,老人有些激动。
然而,好景不长。1944年初,河南战事吃紧,彭仕复在川训练完最后一批新兵后,主动带着战士再次赶赴战场。5个月后,噩耗传来,彭仕复阵亡,地点可能在新安县一带。“一家人悲痛不已,母亲直接都晕倒了。”彭杰洲说,当时战事混乱,也不知道父亲究竟牺牲在哪里,寻找几无可能。彭杰洲母亲靠当掉金银首饰养家糊口,供他们几个上学。
73年过去了,彭杰洲和弟弟、妹妹一直都惦记着希望能找到父亲牺牲和埋葬的地方。
“他这辈子啥愿望都实现了,就差这个了。”彭杰洲的爱人李晓珍说,平日里,经常听他讲父亲生前抗日故事,现在一天到晚就爱看抗日电视剧。问起原因,他说:“我的父亲抗日牺牲了,我就爱看中国人打日本鬼子的电视剧。”
八旬老人见证烈士埋葬地
彭仕复的埋葬地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
孙保旭也在寻找,作为新安县川军抗战史研究者,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也走访了大量村庄,在今新安县的和尚沟,当地村民还记得这样一件事:1944年打日本鬼子的时候,有一个川军军官死战不退,壮烈牺牲,遗体被埋在一口枯井内。孙保旭猜测,这个军官会是彭仕复吗?但一直没有佐证能够证明。
今年清明节前后,孙保旭再次根据当年川军与日军作战的行军路线,逐个村庄寻找。在新安县南李村镇马沟村上河组,终于有了突破。
“我们这儿打过日本人,还牺牲了一个团长,叫彭仕复。”村里81岁的马存良老人脱口而出。这让孙保旭既惊喜又怀疑。马存良介绍说,当年彭仕复牺牲时,就在他们村子西边,身边只有一个警卫员,最后还是马存良的父亲、叔叔和几位村民给埋葬的。马存良当时已有8岁,见证了整个过程。
怎么确定这个人就是彭仕复呢?马存良说,在其中一个人的衣服内找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身穿军装,戴着帽子,留着八字胡,照片背面还写有名字“上校团长彭仕复”。此外,他身上还有两块表,一块手表,一块镶着金边的怀表。身旁的警卫员身上还有25块大洋。
听到这儿,孙保旭非常激动。在马存良的指引下,在村边庄稼地旁,找到了彭仕复的埋葬地。马存良说,当时战乱,并未立碑,但位置他记得很清楚。当时还在彭仕复衣服上找到了四川老家的地址,马存良的父辈们还写了封信过去,但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彭仕复的那张照片也保存了很多年,盼望着有朝一日彭仕复后人来寻找,也算有个说法,但中间搬了几次家,照片弄丢了。”马存良说。
孙保旭基本确定了彭仕复的牺牲地和埋葬地,立即与彭杰洲取得联系。彭杰洲也确认他父亲确实有一块镶金边的怀表。“非常激动,希望能尽快拜祭父亲。”彭杰洲说,弟弟、妹妹也非常想来,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成行。
儿子用陆游的爱国诗篇祭奠父亲
彭杰洲这次远行,爱人李晓珍全程陪同。同时,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之女李培蓉、参谋长张仲雷之子张永复、国民革命军第47军军长李宗昉之子李子元等12名川军后代以及多名川军抗战研究者,分别从四川、天津、北京等地赶赴新安。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9岁,还有川军第三代赶来。
在孙保旭和志愿者陪同下,他们先后瞻仰了位于该县正村镇古村村的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在云梦山、象山祭拜了73年前英勇牺牲的川军将士。
5月22日,临近中午,一行人来到新安县南李村镇马沟村上河组。马存良老人已经等候多时,彭家人拿出手机,让马存良老人辨认照片。“像,鼻子、嘴特别像,我见过的照片上留有八字胡。”马存良说。
彭仕复的埋葬处临近庄稼地,旁边有几棵大树,彭杰洲在爱人搀扶下走到了坟前。站在父亲的坟墓前,他凝视许久,脱下了遮阳帽,整理着装,从口袋里掏出了迟到73年的祭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彭杰洲用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绝笔爱国诗来祭奠父亲。
“父亲,侵华日军在您牺牲后的第二年投降,如今您为之献身的祖国已经非常强大。2014年,您的戎装遗照、阵亡事迹及颁发的烈士证书陈列在四川省大邑县樊建川博物馆内。”
“如今,在孙保旭的帮助下,找到了您当年牺牲和埋葬的地方,儿子前来祭祀。父亲,您安息吧!”
祭文读罢,彭杰洲将家乡的酒洒在父亲坟墓前。最后,他代表家人感谢马存良老人的父辈们。临别前,彭杰洲再次与马存良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会告诉自己的子孙,我的父亲牺牲在这里,埋葬在这里。”彭杰洲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