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专家范国强:五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者:郭东亮 王威 来源:新华网
2017-05-16 10:14:37
分享

泡桐专家范国强:五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范国强在实验室中。

新华网郑州5月16日电(郭东亮 王威) 五年多时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是河南省唯一一位。他就是我国著名泡桐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所长范国强。

范国强出生在河南禹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对村前村后一排排高大耸立的泡桐,他打小就充满兴趣,渴望知道它们开花结果的奥秘。1980年考入原河南农学院林学系后,一位任课老师“通过这门课,我可以让你们知道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的一番话,让范国强更加坚定了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

这也开启了范国强和泡桐的不解之缘,以至于他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毕业面临多次高薪聘请时,仍义无反顾地回到母校——河南农业大学,因为这里是我国种植泡桐最多的省份之一,这里是他研究泡桐梦想开始的地方,他要在这里圆梦。

“当时没有平台、没有资金、没有团队,范老师来的是‘三无’之地。”范国强的学生刘飞回忆说,“范老师是从零做起,孤军奋战,要搭建科研平台、要建立科研教学机制、要招募科学助手,一大堆的事儿等着他。”

范国强的泡桐研究就这样开始了。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来回在实验室、实验田、教室往返,穿梭成了“三点一线”;他以办公室为家,有科研资料多、方便面多、换洗衣帽多“三多”之称;他最常吃的是白水煮面条,以至于让他的学生也养成了这种“不良”习惯……

“搞林木研究,科研周期长、经费保障差、交通出行难,但范老师抱定了必胜的决心。”刘飞在评价恩师范国强时,以河南农业大学校训“明德自强,求是力行”作答。

泡桐丛枝病,是范国强1993年回到母校时最先着手的问题。在泡桐生长过程中,有一种特别麻烦的常见病——丛枝病,它会引起幼树死亡、大树生长缓慢,被称为“泡桐的癌症”。有关专家学者尝试过机械除病枝、喷洒农药等多种办法,但操作性不强,防治效果不佳。

为解决这一难题,范国强开始了“与世隔绝”的工作模式。他每天5点多起床,不到7点就到单位,几乎一整天呆在办公室或实验室。而相关科研工作也在他的努力下有了明显进展。1994年,他主持了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泡桐丛枝病病原检测及应用技术研究”,1995年他又主持了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泡桐丛枝病治病基因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于1999年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泡桐丛枝病发生分子机理研究”,基本弄清了丛枝病发生的分子机理。

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潜心研究,范国强综合运用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阐明了泡桐丛枝病发生与DNA甲基化变化的密切关系,发现了丛枝病植原体引起泡桐细胞DNA甲基剂类物质含量减少是丛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明了丛枝病防治药物,找到了防治最佳时期,创建了一套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体系。直到2010年,他所带团队的《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泡桐丛枝病方面的研究,也带动了范国强泡桐丰产栽培与良种选育工作的进展。在自然情况下的泡桐是二倍体品种,不易存活。为克服这种缺陷,范国强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了多年攻关研究,建立了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体系,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含5184份的四倍体泡桐种质的资源库,扩大了其遗传背景,为林木多倍体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培育出了优势突出、特性优良的四倍体泡桐新品种,推进了泡桐品种的更级换代;首次阐明了四倍体泡桐新品种优良特性的分子机理,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白花泡桐基因组精细图谱,为国内外泡桐遗传解析提供了信息平台;创建了一套四倍体泡桐苗木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推动了泡桐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确立了我国在泡桐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2015年,这项名为“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范国强老师的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无私奉献,为全校师生们树立了榜样,为黄淮流域的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原出彩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党委书记郑东方评价说。(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