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全媒体策动 精准分发引“社群共振”

作者:孙华峰莫韶华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17-05-11 07:16:00
分享

河南日报全媒体策动 精准分发引“社群共振”

  □大河网记者孙华峰莫韶华实习生张楠梁倩文

4月27日,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在鹿邑召开。从4月28日至5月10日,河南日报连续推出“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报道,共推出6个特刊,包括单篇报道、评论共33篇,新媒体系列产品多个,依托河南日报的“中央厨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所属媒体平台同步进行了推送,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分发,立体传播。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和网友中引发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媒体圈的广泛关注。

从河南日报全媒体策动引发的社情、民情、舆情等入手,进行数据回收,舆情解析,不仅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富有现实意义,也对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深度融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创新的探索。

数据分析

系列特刊发出后,多元分发立体推送。河南日报面向固定读者发行54万多份。

河南日报H5产品阅读量10万+

在这次返乡下乡创业系列报道上,河南日报新媒体和报纸报道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特点、新亮点。从策划之初便将新媒体报道纳入报道方案体系,从始至终协同一致,相得益彰。

其中,新媒体产品《H5你有一通来电喊你返乡下乡创业》,采用互动形式,模拟来电效果,用6位身份不同的人物,以各自的口吻讲述了我省返乡下乡创业的情况,呼吁人们返乡下乡创业,为家乡美好未来作贡献。最终,该H5创造了10万+的阅读量。

另外,新媒体客户端做了专题,集纳分发了报纸的单发稿件、系列特刊和评论等;又通过H5、海报、视频等形式制作产品海报,和文字整合为导读,每天刊发在报纸一版上,附带视频平台的二维码,让读者多平台多方式阅读、收看、了解返乡下乡创业报道;并利用微信和微博平台,开设相关话题和栏目,和网友进行了很好的互动。

大河客户端向上千万粉丝推送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拥有1300万的下载量,上千万的粉丝。从5月3日开始,大河客户端开始强势报道返乡下乡创业典型,并制作专题,分8个板块,发布稿子18篇,制作了H5、视频等融媒体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上千万粉丝进行了推送。截至目前,专题总阅读量近70万,H5单篇阅读量达2.6万。

一条互动帖55.7万点击量

大河网大河论坛在第一时间开设互动帖:《激活“归雁经济”返乡创业将成脱贫攻坚强力“助推器”》。截至5月10日下午6时,浏览量已达到55.7万,有效跟帖58条。并将所有融媒体产品集纳成专题页面,放置首页重点位置,每天持续更新,报道效果凸显。

手机报1130万用户的“早餐”

5月3日至10日,河南手机报充分利用“短、平、快”的新媒体优势,第一时间在每天的河南手机报早报和十八省辖市分刊同步转发特刊稿件,并在旗下平台《新界》推出相关专题。每天清晨,河南手机报和十八省辖市分刊的1130万用户都能第一时间收到这份热腾腾的“早餐”。京华版读者在后台留言:“让在外打拼的河南人感受到家乡的创业气息,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冲动。”

关注人群集中在30岁至39岁

该系列稿件刊发之后,立刻被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红网、西部网等中央和地方网站转发,河南本地媒体也都在重要位置进行了推送,网上形成一股“返乡创业”的浪潮,各大微信公众号以图片、文字、视频、H5等方式转发,朋友圈获赞无数。

大河网·大河舆情研究院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关注“返乡下乡创业”话题的人年龄集中在30岁至39岁,约占群体的60%,而20岁至29岁占22%,40岁至49岁占18%。根据分析,大部分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青年,还有一部分则是刚刚迈入社会急需解决就业问题的毕业生。

无独有偶,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也是很多省份的热点话题。数据分布图上,河南、北京、吉林、四川等地是话题关注热区。数据显示,与前几年的“孔雀东南飞”“外出务工”等热词相比,“返乡创业”“高知下乡”等渐成数据热词,一大批优秀青年正带着知识与技术,开始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播种创新。

全媒体助推返乡下乡创业“社群共振”

禹卫华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主任

禹卫华老家在河南,平时关注河南媒体较多。针对此次河南日报的“返乡下乡创业”系列特刊报道,他认为河南日报这组全媒体报道是一次创新之作,是融媒体力量的展示,它有三个特点。

首先,这次融媒体立体报道形式覆盖了信息接收习惯不同的各个群体,信息触达率高,影响范围大,体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渠道扩散的新趋势。其次,融媒体报道的意义不仅在于立体覆盖面广,还在于新颖多样的内容形式能够激发受众在社交网络里主动扩散与传播。这次系列报道的内容打破了单一的文图连续报道形式,采取全媒体形态制作内容,创意丰富,技术含量高,融媒体内容的“颜值”也很高,这些做法将原来看似比较官方的报道框架,转化为接地气、有温度、有看头的报道内容,受众阅读起来好看好学、通俗明白,转发起来也有面子,是一次很好的创新实践。另外,从国外经验来看,优秀的融媒体内容往往会在网络社群中引起多中心的多次扩散,形成“社群共振”现象,从而进一步扩散传播影响力,这一系列报道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这是融媒体运营的一个典型案例

于春生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通过这次有计划的全媒体策动,传统主流媒体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将丰富的媒体产品形态,通过更为便利和普及的移动终端传播给广大民众,扩大了“返乡下乡创业”相关政策和成功经验等信息的传播区域,也提升了时效性。

这种有计划的全媒体策动传播,传统主流媒体应用自身策划、编辑力量强大的固有优势,将信息资源以多种产品形式、多种传播渠道进行有效分发,既充分发挥了多种媒介的各自传播优势,更降低了单位传播成本,具有规模效益,是融媒体运营的一个典型案例。河南日报将重大议题以多媒体形态进行策划、传播,形成报道专题或特刊,多媒体形态之间彼此优势互补,形成梯次传播,发挥了聚合效应,能够进一步放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有助于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沉浸式写作地毯式“轰炸”

白润岱《中国产经新闻》报社采编中心主任

这是一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协作的范例,全媒体,全覆盖,一次采集,多元分发,地毯式轰炸,立体传播,形式新颖,朋友圈都被这组报道给刷爆了。比如,利用新媒体的H5来组合纸媒的话题,又利用评论集合摘要,以全媒体的报道先声夺人。这组报道采取的是沉浸式、针尖式写作,讲故事,写人物,有细节,通过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来告诉人们政府是如何帮助大家返乡创业、脱贫攻坚的。整组报道笔触深入,重生活体验,没有空话套话,是一组包含了多种创新的报道。

人物回访

业内点评

在家乡“我们”成了名人

在这次系列报道中,河南日报采访了多位返乡下乡创业者,对此,焦点网谈记者选择部分企业家进行了回访。

5月9日,记者回访联系向鹏纺织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宁万伟时,他正在浙江绍兴市开返乡创业动员“招聘会”。“今天200多家企业都来参加了,汝州市领导牵的头,市委书记、市长都来了,正在这儿开着‘招聘会’,争取带更多更好的企业回乡进行建设!”宁万伟话语透着兴奋。河南日报报道他的事情后,邻里乡亲纷纷向他道喜,说乡里出了位名人。这次招聘会上的不少同行,也看到了他的新闻,前来“应聘”的企业比预想的多了不少。宁万伟说,自己对回乡创业、助乡脱贫的选择更加坚定了,老婆孩子对他返乡创业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连孩子都说也要回到家乡、回馈家乡人民。

5月9日,河南日报以“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为题,报道了河南日立亚公司总经理柳大伟的故事。回访中,柳大伟表示,在东莞的朋友看到新闻后给他打电话,对他参与精准扶贫的行为大加称赞,并表示也要返乡参加这项活动。“看到我的新闻,身边较有经济实力的亲戚朋友纷纷询问,想要投身到返乡创业、精准扶贫工作中去。”柳大伟称,在返乡创业、助乡脱贫、为政府分忧的同时,社会给他的回报其实更多,公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社会形象得到宣传与强化,企业订单增加了不少。

“从河南日报上看到我返乡创业的故事后,当年的战友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我的电话,给予肯定献上祝福,鼓励我继续为家乡人民做出更多贡献,这使我信心倍增。”河南明新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庆之表示,接连接到了两个战友的电话,这让他很开心。

网络反响

返乡创业“孔雀中原飞”

大河网网友“随心所豫”:现在是“孔雀中原飞”了,俺家乡是南阳淅川的,前些年都是和村里人一块南下打工,现在村里有了企业,产品还出口到国外,守着家门能挣钱,谁还想出去啊!

大河客户端网友“檬tree”:这些企业家返乡多是有乡土情怀的成功者。看了这组报道,我也一直在考虑回河南发展,北上广压力大,竞争激烈,创业成功率不确定。但是我不知道前期该如何生存,万事开头难啊。

@那片海:支持每位回乡创业者,如果能有更多河南牛人回乡创业,带动经济发展,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那么河南的脱贫攻坚战一定可以打赢。

人才回归能够补齐发展短板

大河网网友“天山小白兔”:在外地闯的人,眼界、观念、思维和发现赚钱门路的能力都要比农村留守人员强些。他们如果能将自己的所学所用和本地特色相结合,再回本地创业会有相当优势。

@追梦流星: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有助于促进各种资源要素流入农村,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河南日报客户端网友“寻者不遇”:在家门口创业,一方面可以照顾家庭,免去奔波之苦,有效舒缓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些人将自己所学、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孤灯下亮:支持返乡创业要把服务放在首位。政府部门应依托创业服务中心,多为返乡创业者收集项目信息,提供项目支持、开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以避免创业的盲目性。

新华网网友“妙笔生花555”:政府需要有更加贴心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比如探索制定宅基地抵押政策,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扩大担保范围,提高大学生创业启动金额度,为农业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等。

@亮晶晶:返乡创业不单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政府应尽快帮各类创业主体“补课”,免费开展创业培训,组织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立志回乡创业的优秀人才到省内外重点企业学习锻炼,拓展思路。

农村是一片蓝海和沃土

很多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从新闻中看到了河南日报这组报道。在河南师范大学2013级学生苗蕊的眼中,农村是一片蓝海和沃土。“还有一个月就毕业了,那些成功的例子给了我很大吸引力。很佩服返乡创业的人,他们扛得住压力,有很强的行动力。”

郑州大学大四学生小胡认为,很多大学生把成功的希望寄予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而忽视了小城镇和广阔的农村。小胡表示,新型城镇化给了小城镇众多的机会,他看好农村未来的发展。

在豫北农村当基层公务员的张先生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他看到河南日报的报道后,对农村的发展同样充满信心。“中国未来的发展和稳定离不开农村的快速发展。企业家和青年学生在农村的发展大潮中,定然会大有作为。”

专家解读

政府要帮创业者实现“五为”

袁金星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前,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和关键期,如何进一步激发农村内生增长潜力成为最核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实践证明,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农村的又一次创新创业浪潮,是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就河南整体而言,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特别是当前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迫切需要把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加快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当地政府而言,要为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造有利条件,要用好政策撬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金融、税收、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等方面优惠政策,要让返乡人员想作为、能作为、敢作为、乐作为、愿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创新创业蔚然成风的那一天,将是河南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那一天。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发力点

曾凡学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调研员

返乡创业人员多是农村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路子,帮助这一群体返乡创业,特别是在贫困村发展产业,既能够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加收入,又能够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是非常有效的脱贫手段。

河南日报推出的“返乡下乡创业”系列报道,采写了很多生动实践和先进典型,对于带动更多成功人士返乡下乡创业,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多管齐下、多点发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一个人回乡办企业,发展产业,可以带动家乡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从而增加收入,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相信通过媒体宣传,一定能够形成浓厚的“返乡下乡创业”氛围,助力河南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策划赵铁军董林统筹高李丽执行李铮王曦辉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