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弥兰
弥兰,中共党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她自2004年毕业至今,除了完成本职教学工作,还主动承担学院大型活动的编排以及训练;她组织创建了健美操等学生社团,屡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她常年坚持公益事业,对贫困学童及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为缺水山村组织捐助修建水窖……一个长期坚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楷模。
大爱无疆
从杨家庄小学出发,沿着峡谷徒步而上,走了近1个小时,弥兰总算望见了李奶奶的家,老人倚坐在院外的石板上。
弥兰快步过去,一把捉住她的手,轻声说:“奶奶,我来看您了。”这位73岁的老人慢慢反应过来,表情由惊到喜,张嘴要说什么,泪珠却已盈眶。弥兰的眼睛也顿时红了。
这是5月6日下午,发生在鲁山县下汤镇大山深处的一幕。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弥兰,多年前到杨家庄小学救助贫困学生时与李奶奶结缘。老人失语多年,身边无人照顾,弥兰经常探望她,每逢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弥兰还给老人送来米、油、衣服及现金。
下午,弥兰还走访了同村的几个老人:卧床不起的杨海、家里缺少劳动力的王伯……每到一家,她都送去食油和大米,还给身体不好的老人留下现金。
“这孩子心眼好,年年过来,村里人和小学她没少操心。”杨家庄村68岁的陈德周说。
弥兰从2011年开始投身公益。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带着儿子做公益,言传身教让孩子有爱心。但随着公益活动次数的增加,她觉得做公益成为她必须承担的责任。
2012年年底,弥兰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来自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张菊。张菊希望弥兰能到鲁山县深山的一些学校看看,有些学生需要帮助。当时,金水区红十字会和鲁山县的一些贫困地方建立了联系,红十字会往往找到热心的公益人士定点做活动。而弥兰的名字在公益事业中已广为人知。
弥兰到鲁山接触的第一所学校是下汤镇杨家庄村小学。这个学校只有1名在编老师,3名代课教师,30多名学生大多是贫困的留守儿童,图书室里只有两个老式的小书架。
从2013年开始,弥兰开始为这个学校及学生捐钱、捐物:新书架、书、液晶电视、乒乓球桌,鞋、各季的衣服等等。弥兰还不定期带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给这些孩子上美术、舞蹈等课程。
“陈浩然的爷爷有病,孩子每天要给家里做饭;杨莹莹也是留守儿童……”5月6日上午,说起这些孩子,弥兰如数家珍。当天,她给每个学生送了新鞋子,谁的鞋码多大,她了然于胸。
鲁山县山区多,是国家级贫困县,散布在深山的教学点多,学校和学生与都市相比差距大。近几年,弥兰走访了这里的很多教学点,所到之处,总是伸出关爱之手。
“弥兰老师不仅关注学校、学生,还关注当地的村民。”杨家庄小学校长郭占国说,她到杨家庄后,先了解学校的情况,然后一户户走访村民,谁家有啥困难,她记在心上。弥兰每次来学校时,也抽出时间,探望那些老人,送钱和生活日用品。
吃水难,是鲁山县山区村民几辈子没法解决的事。从2014年开始,弥兰组织募集资金,陆续帮助当地村民修建了11座高山水窖。村民为之感动不已。
…………
熟悉弥兰的人都知道,她热爱公益事业,不图名利,做过的善事不计其数。
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阖家团圆时,弥兰都去看望杨家庄村留守老人、儿童,给他们送去关爱。春风化雨
赵婧池是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是学校“跃舞团”社团的骨干成员,屡次作为学校的队员参加省级健美操、啦啦操等比赛。每天早上,她6点钟起床跑步。弥兰到乡下学校做公益时,她跟着过去,教学生们舞蹈。
“以前特别懒,没课的时候,躺在宿舍里,吃喝什么的让外卖送到宿舍。加入社团后,精气神完全不同了,有使不完的劲。”赵婧池说,社团活动和弥兰老师彻底改变了她。
弥兰先后带领60余名社团成员参加山村小学公益活动,赵婧池是其中之一。社团取得的成绩和成员觉悟的提高与弥兰的带动和教育分不开。
弥兰2004年大学毕业后,成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的一名老师。在本职教学上,她像做公益一样,有一股拼劲儿,深受同学喜爱。她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同时,弥兰主动承担学校健美操、啦啦队训练任务,成立“跃舞团”社团……弥兰把学校体育文化做得风生水起。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健美操队从2013年起,每年都有省级一等奖,也屡获国家级大奖。弥兰也获得了国家二级裁判员、国家级优秀教练员资格。
这些成绩来自弥兰的全心付出。她几乎全年无休,五一、暑假、十一等节假日对她来说也是工作日,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带着社团学生训练,有时从早上6时持续到晚上10时。
团体操是学校每年运动会开幕式亮点。团体操的设计、训练均由弥兰一人带队完成。
2014年,由于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以及工作压力,在一次比赛前夕,弥兰患上心肌缺血。医生要求必须住院治疗,但为了比赛,弥兰还是离开医院,带着“24小时心脏动态监护器”重返训练场。至今,这个病还时时复发。
“国家的未来靠这些孩子们,我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他们努力。”弥兰说。她的精神和爱心,深深地感染每一个成员。
弥兰有两个孩子,但由于工作,却无暇顾及他们。遇到比赛和演出任务时,她有时半个月见不到孩子一面。
教书育人,大爱无疆,不忘初心。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公益事业,弥兰都兢兢业业,全力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弥兰,践行“四有”,如兰馨香。记者杨万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