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三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在偏居湘南一隅的小县城——永兴县,凭借一手“变废为宝”的技艺,每年循环利用矿冶企业“三废”原料六十多万吨,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三废”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基地。
明末清初,永兴人下南洋谋生,学会了冶炼技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历经粗放发展期、规范发展期、产业发展壮大期和产业整合升级期四个发展阶段。发展高峰期,全县企业(户)最多达4000余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形成“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景象。面对金银价格走低、环境污染加重等困境,永兴积极争取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一系列政策支持,并采取“关停并转”方式,将全县132家稀贵金属企业整合成27家规模化、集团化企业。通过努力,现已形成一批年产值过30亿元、50亿元的大型企业。
如今,永兴每年从全国各地收集处理各类有色金属冶炼危废物和“城市矿产”100余万吨,从中提炼金、银、钯、铋、锑、铂、铟、铑、镍、硒、碲等20余种稀贵金属及其他有色金属20万吨左右,白银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铋、碲产量几乎占全球的一半,铂、钯、铟等金属产量居全国前列。近10年来,共提炼黄金50余吨、白银18000余吨、铟450吨、铋25000吨、铂族金属30吨,其它有色金属160余万吨,相当于减少了2亿多吨高品位原矿开采量,为国家储备了大量战略矿产资源。
“这些废渣、废料在别的地方是不值钱的,甚至还要倒出钱才能找到堆放的地方。但到了我们这里却成了‘宝贝’了,只要放进高温的煎炉经,便能冶炼出白银。”在永兴县,一堆堆像煤炭一样颜色的黑乎乎废料,经过不同的方式处理后,可以提炼金、银、钯、铋、锑、铂、铟、铑、镍、硒、碲等20余种稀贵金属元素,将别人眼中的废品卖出了“天价”,然而永兴人却不满足于此,白银在这里可谓是创意无限、花样百出。
为充分利用白银产量的“资源”优势,该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白银附加值。通过把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金银产品中,打造集实用、艺术、收藏等功能于一体的金银产品,先后开发出4大系列500多款银制品。
“如果只是单纯提炼,只能卖出银子的价格。精深加工后,价格可能翻几番。但是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那就是聚宝盆。”在联合国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绍云看来,通过提质升级,挖掘文化内涵,做出凸显银都特色的产品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他的团队,将传统银品加工工艺与现代的三维制图、3D打印、激光熔接、数据程控、金属上色、陶瓷镶嵌等技术有机地融合,使纯银制品的质量与工艺技术成倍的提升。可传承百年的银板画、镶玉银茶壶、彩银浮雕结婚照……一系列兼顾时尚、实用于一体的银制品受到市场热捧。同样与文化“联姻”,鑫达银业公司通过打造“中国白银第一坊”、“中国第一银楼”和“中国白银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工业文化旅游项目,走上了“工业旅游”道路,吸引游客蜂涌而至。
目前,永兴县金银产业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家。近2年,金银产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年递增30%以上。(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