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洗、喂药、喂饭,扶她上厕所,劝她别伤心,74岁老人从早到晚悉心照料曾帮女儿带大外孙的保姆。记者许俊文摄影
想到自己的病情,阿秀很伤心,马女士为她擦掉脸上的泪水。
□记者 蔡君彦 文 许俊文 摄影
核心提示丨很多时候,74岁的马女士自己不免纳闷:自己和家人为啥对69岁的阿秀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想来想去,她觉得是“缘分”。
马女士一家和阿秀结缘是在2000年,女儿小娴临产时,她在台湾忙着进行文化交流,托人找保姆时找到阿秀,不成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缘分,自此潜滋暗长。
从伺候月子到帮忙带孩子、做家务,阿秀一直被小娴喊“姨”,跟马女士以姐妹相称,他们之间曾是保姆与雇主,却又有着少有的亲近劲儿。
一颗真心
保姆病重卧床,74岁“姐姐”悉心照料
春雨过后,空气很清新。窗外,绿树,花儿,鸟鸣,处处生机盎然。
在郑州市郑汴路与建业路交叉口附近某小区的居民楼上,74岁的马女士和往常一样清晨5点半醒来,看看身边熟睡的阿秀,她轻轻起来洗漱、忙活,先烧壶开水沏上茶,再到厨房准备早饭。
此时,刚出院不久的阿秀病情有所缓解,生活仍不能自理,吃饭、喝水、上厕所等大事小事,都需要人照顾。
“这些都是她在医院拍的各种片子,还有病历。”昨天上午,马女士拿出床头为阿秀拍的脑部CT,对记者说起阿秀的病情,心疼又犯愁。一份3月17日的出院证上显示,阿秀的诊断病情包括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动脉炎、腔隙性脑梗塞、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达八种。受病情影响,她说话不太清晰,大都需要马女士猜测并主动询问,看对方点头或摇头。
“喝点儿水吧?”上午11时许,马女士忙完家务,来到床前问阿秀,见她点头,马女士小心地端起床头的茶水,送到阿秀嘴边。白天小娴出门上班,家里剩下马女士和阿秀两人,在外面忙家务时,马女士也一直关注着卧室里的动静。
临近中午,听到卧室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她赶忙过去问道:“要上厕所?”阿秀点头,她赶忙搀扶着阿秀到卫生间,照顾她方便,随后再搀扶着回到床边,“往这儿,再努力一点儿!”她一边搀扶着阿秀坐床边,一边鼓励她。
“坐一会儿不?”阿秀摇头,马女士赶忙挪好枕头,照顾阿秀躺下……
该准备午饭了,马女士准备做阿秀想吃的羊肉臊子面,怕阿秀饿,到厨房做饭前,她又特意拿一罐纯牛奶喂对方喝……
一种情缘
女儿待产妈妈不在身边,找保姆时结下“不了缘”
“这样伺候人的活,我之前真没干过。”马女士说,自己的父母离世时都很安详,没给子女们床边伺候的机会,她没想到现在会一天到晚伺候一个原本跟自己素不相识的人。
马女士是南阳人,曾是南阳市说唱团的演员,写、演、说、弹、唱样样精通,由于在曲艺方面颇有造诣,曾受邀到台湾进行曲艺方面的文化交流,来来回回五六年时间。
阿秀和马女士一家结缘,正是在马女士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期间:“说起来挺对不住我女儿的,2000年5月她快生孩子了,我还在台湾忙,就托好姐妹帮忙找个懂家务的保姆帮忙。”
找来找去,找到了当时50多岁的阿秀,女儿小娴见到阿秀后给马女士打电话称赞她:说话和气,做了一手好菜,灵气得很。远在台湾的马女士听了,也挺高兴。
于是,阿秀到了小娴的家,当时一家人还在南阳。从她进这个家那天起,小娴就喊她“王姨”,她当时注意到对方来家时带着一个药箱,却也没太在意。
从小娴的儿子当年6月出生,到孩子两岁多,阿秀一直在这个家当保姆。2005年8月,马女士从台湾回来和女儿团聚时,女儿已经把家从南阳搬到郑州,此时,不用再照顾孩子的阿秀,也被小娴带到了郑州。
一种牵挂
放心不下阿秀,把曾离开这个家的她接回来
“孩子该上幼儿园前,王姨离开过我们家一段时间。”小娴说,其间,为了让孤身一人的她有个伴儿,她给阿秀介绍过对象,可惜没成。
2003年夏天,小娴准备搬家到郑州前,放心不下“王姨”,就约对方见面告别一下,见对方很不对劲儿,没精打采,病恹恹的,听阿秀说日子不好过,小娴担心又难过。
当时,她心里闪现过带阿秀来郑州一起生活的念头。她征求妈妈意见时,马女士觉得这是好事,但也有担忧:这么大年纪,身体又不好,要接到家里,有病得照顾,养老也得操心……
思前想后,小娴不免纠结。又隔了一段时间,听一位阿姨说阿秀状态很不好,小娴心中不安,和母亲商量后决心接对方回家,知道“王姨”是要强的人,她的理由很委婉:“您和我妈年纪差不多,在一起也能做个伴儿。”
当时,小娴有如此魄力,跟她在经济方面有底气有关,那几年生意好做,她觉得多养活一个人不成问题。
阿秀又回到了这个家。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帮不了多大忙,曾经有一次生病后,她不忍心拖累这个家,便收拾东西走了。
“相处久了,我们之间越来越有感情。”小娴和妈妈考虑再三后,又把阿秀接了回来,“我跟王姨说,你就把这里当自己家踏踏实实住吧。”一家人的真情让阿秀的心定了下来。
一个决定
买药买轮椅,还准备卖房为她看病
早在近10年前,随着阿秀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关节变形,家里的活儿都被马女士包揽,曾经是保姆的阿秀成为一家人照顾的对象。
阿秀的病情日益加重,从手抖,摔倒,到去年春节前突发脑梗,一次比一次凶险。
“她前前后后住过5次院,上次住了一个多月。”每次住院少则一两万,多则三四万,实在手头紧张时,马女士就向好姐妹书玲、冬梅求助,为阿秀凑治疗费。
上次阿秀住院,医生介绍病情时,怀疑病人是脑结核,要送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马女士日夜守在病床前照顾着。
“姐,你们不会抛弃我吧?”有一天,病床上的阿秀含泪问马女士。“不会的,咱们是一家人,我们都爱你!”马女士一番话,让阿秀泪如泉涌,她哽咽着说:我这辈子欠你们的,下一辈一定好好报答。
而在马女士一家人看来,做这些不求报答,只图心安,“做人要讲仁德,孩子们和我对她都有感情了,不能看着她病重不管”。
阿秀出院后,一家人除了给她买药巩固疗效,考虑到她行动不便,还为她买了轮椅,又专门开家庭会议调整了房间,把靠近客厅的主卧腾出来给阿秀睡,马女士陪睡一旁,方便照顾。
“为了照顾她,我们现在是全家总动员。”马女士说,小娴的儿子已经16岁了,一直称阿秀“姨婆”,每次女儿小娴给阿秀洗头时,孩子都会帮忙端水。
关爱阿秀的除了马女士一家和马女士的几位好姐妹,还有政府部门。阿秀户籍在二七区五里堡街道办事处防空兵社区,得知她的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为她申请办理了低保,还为她申请了低保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5月3日,五里堡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彬等人上门看望阿秀和马女士一家,并送来3000元慰问金和米面油等慰问品。王彬感慨道:“这份平凡人的伟大真情,体现了超越血缘的大爱。”
如今,由于生意不佳,小娴开始在教育领域艰难创业,有时难免捉襟见肘,阿秀一次次住院治疗后,她更觉得手头紧,“我已经把另一套房子挂网上准备卖了,小姨后期看病还需要不少钱”。跟阿秀越来越亲的小娴,对昔日保姆的称呼从“王姨”改成了“小姨”,她说:“这样更亲”。
线索提供李凡李娜
马女士拿着阿秀的磁共振片子对比恢复的情况
马女士照顾阿秀的点滴
清晨5点半,马女士起来洗漱、忙活,准备早饭。
上午11时许,马女士忙完家务,来到阿秀床前,小心地端起床头的茶水,送到阿秀嘴边。
临近中午,马女士搀扶着阿秀到卫生间上厕所后,再搀扶着她回到床上坐一会儿。
做午饭前,马女士怕阿秀饿着,喂她喝了一盒纯牛奶。
午饭时间,马女士做了阿秀想吃的羊肉臊子面。
除此之外,一天到晚陪护在阿秀身边的马女士,还在早晚帮对方擦洗,喂药,一天多次照顾阿秀上厕所等。如果阿秀情绪不好,还要想办法哄劝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