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春光
公公婆婆都70多岁了,需要伺候;两个孩子,大的9岁,上小学二年级,小的3岁,刚上幼儿园,需要照顾。按照常理,杨希芳只有天天待在家里,哪儿都去不了。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重担,只能压在丈夫一个人的肩上,一家人的日子肯定过得紧紧巴巴的。
可是,由于她在自己家里可以给本镇一家手工艺品加工企业打工,抽空干点儿串手链、项链、点钻、涂粉的活儿,每月也能挣上一千五六百元钱,一年下来有近2万元的收入。不仅实实在在地撑起了家中的半边天,也让这个家早在几年前就脱了贫。
五一假期,记者到原阳县齐街镇采访,该镇孙庄村33岁的妇女杨希芳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脱贫经历。
待在家里有班上,足不出户有钱挣
和杨希芳一样,齐街镇吴寨村40岁的妇女林素霞,这些年来虽说也天天待在家里,不能外出打工,但由于在家里加工手工艺品,每月基本上都有1500元以上的收入。说起这份儿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累不着人的“工作”,林素霞更是十分满意和知足:“我一直身体很弱,不能干农活儿,做加工、装配手工艺品,正好适合我这样的人。尽管待在家,却有班上,而且‘工作’时间可以自己自由支配,足不出户就把钱挣了。我挣的钱不仅够我两个孩子的生活费,还能顾住家里的零碎开销。”
30岁的韩瑞奇,是齐街镇高南村2组村民。她也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出外打工。看到左邻右舍的妇女闲下来的时候在家里加工手工艺品能挣钱,今年春节过后,她也开始学着做加工圣诞树上的挂件“雪花”。她从泡胶、涂粉、吊线等开始学起,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尽管操作起来有些手生,三个月下来,平均每月也能挣一千三四百元钱。
“这确实比出外打工强!外出打工尤其是夫妻俩都外出打工,老人得不到赡养,孩子没人照顾。还是在家门口就业好。”韩瑞奇非常认真地对记者说。
产业扶贫让两千多农村妇女圆了致富梦
来到村民们打工的亮姿手工艺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约有百名女工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在加工各种饰品,有的在打包装盒、装箱,有的在将包装好的饰品整箱整箱地装上大车。
企业负责人张中亮介绍说,这些饰品最终都要漂洋过海,到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成为外国人的消费品。自从2004年建厂,该企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目前,在自己家里为该企业加工、装配手工艺品的农村妇女,已经达到了2000多人。
发展来料加工产业是中西部地区建设新农村、承接产业转移、就地安置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中西部地区许多农村妇女学历普遍较低,进城就业存在一定困难。来料加工对学历高低几乎没有要求,无投资、无风险,不出门、不离乡的就业模式特别适合她们。她们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以增加收入,较好地解决了“务工”与“务农”不能兼顾的矛盾。
父女返乡,归雁成了乡亲脱贫的领头雁
谈起公司的发展历程,张中亮说:“我今年63岁了,就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做饰品加工源自十几年前女儿的一次打工经历。当时,我女儿张变娣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就到浙江打工了。春节放假时,女儿将自己加工的一件小饰品带回给我看。我感到眼前一亮——这么小的一件饰品,成本不过块把钱,还能卖到美国!而且价格翻番!不得了!于是,春节过后,我就陪女儿一起到浙江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对女儿打工的工厂进行详细考察。我在浙江待了大约4年,随后我们父女俩就决定回乡创业,成立了亮姿手工艺品有限公司。”
据张中亮介绍,从2004年建厂到2009年,企业的固定工人只有30人,时常面临订单多、任务重、时间紧、不能按时交货的问题。加工饰品纯粹靠手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他把加工材料装在车上,一个村一个村宣传——加工饰品就靠一双手,只要肯干,就可以增加收入。到2010年,企业的固定工人就发展到了150余人,周边20多个村的1000多名妇女也参与了进来。到2011年5月,由于严把质量关、产品质量好、交货速度快,来自美国的客户亲临该企业进行考察。从此,企业的订单便源源不断。
2012年6月,他的企业开始加工圣诞用品。购买圣诞用品在西方国家相当于中国人购买春联,圣诞期间家家户户都买。每年的大订单都集中在六、七、八3个月,订单量很大,加工任务很重,交货时间很紧,需要人手很多,又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很多企业想做不敢做,但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决定尝试一下。在对管理人员精心培训后就干了起来,这一下就让周边20多个村的2000多名妇女在自己家里就有了就业机会、挣钱门路。
如今,在厂熟练工人(全部是农村妇女)每月人均工资可达3000多元,在家熟练工人每月可达1600元至2000元,大大加快了当地农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此,2016年,原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将亮姿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列为全县的“产业扶贫基地示范点”;同年,河南省妇女联合会也将其列为“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推荐